南京工业大学:分子组装与微结构实验室导师团队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 热门专题 >  > 双十佳评选 >  >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分子组装与微结构实验室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陈苏教授团队依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工学院,致力于微流控技术、光子晶体、量子点、水凝胶、柔性穿戴以及新型过程强化仪器设备开发等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名,副教授1名,师资博士后1名。团队负责人陈苏教授担任journal of nanomaterials杂志客座主编,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杂志编委,中国高被引学者,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国际纳米技术与应用纳米技术成果大赛获银质奖1项,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团队年平均科研经费到款约200万元;承担了以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重大重点项目课题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目前,团队已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80人,其中2人荣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荣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的博士生已有4人教授,4人副教授,多位毕业生在美国、英国及新加坡海外重点大学留学或工作。

  团队成员:陈苏、武观、王彩凤、朱亮亮、李晴。

  【先进事迹】

  南京工业大学陈苏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拥有4名研究生导师以及40名研究生的强力团队。导师团队不仅矢志不渝地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而且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用爱与责任诠释教育本真,肩负崇高使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陈苏教授科研团队成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擅长科研创新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家庭。

  聚焦前沿,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实现科学与工程、基础与应用的交融,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仅是陈苏教授坚守的初心,也是团队内研究生的开学第一课。

  没有科学支撑的工程做不深也做不到领先,而没有工程引领的科学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陈苏教授在组会上老生常谈的科研理念。作为一名做应用出身的科研工作者,陈苏教授一直将国家重大需求作为研究方向,在指导学生的时候经常强调:“科研人员要有家国情怀,科研方向要紧贴实际应用,将解决‘卡脖子’问题作为努力的方向。”因此,陈苏教授要求团队研究生在凝练科学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追踪科技前沿,做“顶天”的科研,还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将科研成果“立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富民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多年来,在陈苏教授矢志不渝的科研理念的指引下,团队成员多次在实际应用以及高水平论文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年来,学生们在陈苏教授带领的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在纳微宏无机—有机分子组装、微流控技术、水凝胶材料、量子点、光子晶体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多次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内外顶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和肯定,同时也被国际著名学术网站正面亮点报道。

  2011年3月,团队在释放诱导响应聚合物纳米纤维膜传感材料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鉴于该成果的重要性,美国权威学术媒体science news以《fingerprint pick-me-up》为题报道了该研究成果。同年5月,团队通过主客体定向组装构筑了量子点/聚合物一维有序纳米纤维,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刊物j. am. chem. soc.上。该成果被nature杂志子刊npg asia materials选为research highlights论文进行亮点报道。团队导师们对研究领域的精准导向,使团队获得了独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

  2020年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国内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紧缺。此时,陈苏教授敢为人先,带领团队,指导研究生调研国内外最先进的口罩生产技术与工艺,进一步结合团队前期工作基础,开发高质量纺丝原材料聚丙烯熔喷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助力n95口罩生产提质增效。《科技日报》对陈苏教授团队在疫情期间所做的成果进行了报道。陈苏团队研制的熔喷料,通过运用纳米纺丝技术,可实现20万只n95口罩滤芯层供应,或者80万只普通医用口罩提供滤芯层。研究成果在新冠肺炎暴发期间已经投入了量产,可以实现日产8吨口罩滤芯层原料,为我国的防护物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抗击新冠疫情尽绵薄之力。

  科研育人,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

  陈苏教授团队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凝聚力;注重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团队协作精神和奇思妙想的科学思维。他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实验中发现新现象。同时,团队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组会及学术研讨,建立了较浓厚的学术氛围。

  2011届博士生杨胜洋对纳米纤维很感兴趣,主动提出想把荧光纳米纤维的构筑作为课题方向。在听取了杨胜洋做的课题调研后,陈苏教授非常肯定他的想法,购买了一台进口的静电纺丝机帮助他进行后续的实验。在进行静电纺丝实验时,杨胜洋不小心手指按到了制备的纤维膜上,无意中发现纤维膜可以记录手指指纹,但是并没有引起注意和思考。然而,陈苏教授敏锐捕捉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鼓励并引导他深入探索指纹形成的条件与机理。最终,在团队的努力下基于这一现象提出了释放诱导响应聚合物纳米纤维膜传感材料的概念,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从不经意的小发现中获得大的灵感,再经过深层次剖析与加工,形成新的方法和理论,是团队多年来获得成功的法宝。

  陈苏教授时常鼓励研究生将基础科研创新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经常在与学生讨论课题想法的时候问到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创新。2011年陈苏教授指导研究生余子夷等人参加“赢在常熟——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经过对创业项目进行一次次的理论论证和对申报材料及答辩ppt的修改,最终从160所大学中脱颖而出,团队获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并得到奖金100万元的支持,同时,还获得了由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的100万元的创业基金。

  2016级博士生吴兴江科研能力突出,已经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然而,他在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时,历经多重坎坷。由于工作的创新性没有得到审稿人的认可,所以多次投稿被拒,导致他对科研丧失信心,准备放弃攻读博士学位。陈苏教授得知该情况后,多次找他交流进行开导。陈老师说:“一千个审稿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意见,当下审稿人不认可你的结果,但可根据其意见进一步凝练创新性,从而指导下一篇高质量发表。”经过鼓舞和激励,吴兴江同学的下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nat. commun.上。

  寓教于乐,从团队活动中增强凝聚力

  团队导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科研实验进展,还关心团队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师们经常组织研究生春游、秋游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到中山陵进行户外骑行和野餐,释放科研压力;去南山湖度假区春游,一起烧烤、划船和钓鱼。陈苏教授虽然年过五十,但是依旧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可亲可敬、没有“架子”。两年一次的高分子学术年会是团队必须参加的学术会议,陈苏教授鼓励学生积极在聆听专家报告时积极提问,鼓励博士生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提升学术水平。团建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自信心,激发科研热情,提高团队凝聚力和传承组内文化。

  团队导师们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十分关心。团队内埃塞俄比亚籍留学生nigus在临近毕业时身患肺水肿住院治疗,陈苏教授得知后焦急万分,多次前往医院探望,与医生交流学生身体情况与治疗方案。为了不耽误他毕业,陈苏教授熬夜为其修改毕业论文。由于语言不通,陈苏教授安排团队内学生轮流前往医院照顾他,为其解决生活问题。最终在团队导师和学生的帮助下,nigus身体康复,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在答辩致谢环节,nigus激动的说道:“professor chen is the most respectable person i have ever met”。

  桃李芬芳,助推学生美好前程

  就业是学生的大事,团队导师们也格外上心。对于组内毕业的研究生,陈苏教授经常帮他们推荐国内高薪企业就业或者引荐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术深造。截至目前,团队毕业博士生分别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或者前往扬州大学、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淮阴工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从事教师工作。经过陈苏教授精心培养,学生的能力出众,目前多名毕业生在德国巴斯夫、lg化学、扬子石化、中航锂电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其中,2014年毕业的博士生张强,在深圳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副总裁。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坚守情怀,矢志不渝。遇到一群好老师是学生们幸福的事,相信所有团队成员都会传承着团队的理念与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生根发芽、绽放光芒,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法律声明 |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凯发体育开户平台的技术支持:86381340。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凯发体育开户平台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