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要回到杨老师的班上!” 镇江市八叉巷小学四年级学生小骆,跟着大学教师的爸爸在美国学习一年归来。得知她可以到一所条件更好的学校就读时,小骆却毅然选择回到杨小琴的班上跟班学习。因为她十分喜欢杨小琴老师,喜爱生活在这个班集体。
杨小琴的帮助和鼓励,不仅让小骆很快地跟上了班级的步伐,而且跃到了班级的最前面。在杨小琴32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一直崇尚让孩子起步就迈正步,走好人生之路,这样的开心事真是数不胜数。
培养好习惯,让孩子一生受益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和志向的起点。这时养成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将熏陶孩子的一生。”30多年来,一直坚守班主任岗位的杨小琴总是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入手。
去年9月,杨小琴担任一年级(2)班班主任。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班里40个孩子中,一半以上的孩子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学习习惯养成重视不够。
杨小琴经过仔细的琢磨,开展了学习习惯养成竞赛活动。班会课上,她问孩子们:“上课是否要专心听讲?”
“上课要专心听讲!”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听讲呢?”
“头正,身正,臂开,足安。”孙同学大声回答。
“我们班好几位同学已经做到了这几点,上课非常的专心。如果大家都拥有了‘坐正’技能,安心上课,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薛同学说:“老师,可不可以叫‘定海神针’技能?这样我们想到定海神针,心就定下来了。”
“这名字真好,就叫‘定海神针’技能吧!如果连续三天上课不做小动作,都坐正上课,同学老师都觉得你有进步,你就拥有了该技能。” 杨小琴高兴地说,“这两天,我做一个大的‘定海神针’形状的海报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等你们拥有了这个技能,就再画一个标有名字的小‘定海神针’,把它贴到大海报上,好吗?”
班里的孩子很兴奋,连说“好好好”。 “万一你们上课时忘了这个技能,有什么办法提醒自己吗?”杨小琴启发孩子。
经过讨论,杨小琴与孩子们约定用“ok”的手势来提醒。随后,杨小琴针对行为养成易出现反复的实际,又与学生约定给‘定海神针’贴星星,让神针闪闪亮。如果学生一天没有被批评,就贴一颗星。一天中可以提醒一次;如果提醒不见效果会被批评,星星就亮不起来。
一个半月后,班上有32个孩子拥有了“定海神针”技能,孩子们兴奋地别上“定海神针”徽章。上课时,杨小琴只要摆一个ok的手势,孩子们立马就会坐得直直的听讲,解决了一年级孩子爱做小动作、坐不住的问题。随后,她让孩子们通过一个个技能的学习,培养他们养成整理书包、安静排队、友好相处等习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棒。
家校携手,画出最美同心圆
“学校、家庭如同孩子成长的双翼,相互配合才能飞得更高。”已经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杨小琴,对女儿的言传身教让她受益匪浅,更是注重与家长携手共育孩子。
小凯同学超级调皮,父亲忙于生意经营,从不管孩子的学习,经常因为孩子惹事而赔偿别人损失,为此烦恼不已。
杨小琴和他多次交流后,他逐渐认识到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每天早上,他就起来陪陪孩子读经典,孩子深受鼓舞,不仅悄然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去年9月,小凯圆满地完成了小学的学习任务。父亲看到了孩子的改变,也坚定了自己走好读书之路,成为镇江市樊登读书会的会长。
这件事打开了杨小琴的育人思路,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家庭教育不得要领的问题,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她针对班级实际状况,向家长推荐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等书籍,筹办线上家长读书会。一个月后,家长读书会通过腾讯会议方式举行。每周五晚上7点到9点,由杨小琴和和几位家长共同主讲。
结合家校共育的实际,杨小琴一期确定一个讨论话题,探讨了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赞美孩子等话题。每次读书会前,她除了写好自己的讲稿以外,还会分别和每一位参加交流的家长反复沟通,对理论的把握和讲解、书中练习的摸拟以及生活中育儿小故事如何分享等进行深入讨论,降低他们带读的压力。为了让读书会达到最佳效果,她还请资深心理师线上点评分析,现场化解家长们的育儿困惑。“这样的读书方式接地气,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解决实际困难,凝聚了家校共育合力。”家长们感慨地说。
学生们也大都感到了参加读书会给父母的变化。袁同学说:“以前我一犯错,爸爸就打我;现在我做不好,爸爸耐心地和我讲道理。” “我妈妈就像我的好朋友!”陈同学开心地说。
家校沟通畅通了,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杨小琴也能及时掌握。每天,她都会在全班面前夸上几个在学校和家中的点滴进步,让孩子在欣赏中快乐成长。她深知:“孩子需要赞美,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只有情绪好才能学得好。”
直面疫情,迎接管理新挑战
30多年来,杨小琴老师总能针对不同时期孩子的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年春天,面对突然而来的疫情,杨小琴每天既要忙于线上教学,又要忙于与家长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复学复课后,她发现:从宅家上网课到重返校园,孩子们活动场域变大了,一下课就追着玩。孩子的安全,作为班主任的杨小琴难免担心。
“爱玩爱跑正是孩子的天性,体育锻炼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疫情让杨小琴更加懂得,“既要关注孩子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玩乐。”
于是,她布置了一道特殊作业: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设计一个安全好玩、又和大家不一样的游戏。
孩子们带来的游戏可谓精彩纷呈:除了孩子们独创的游戏--打地鼠、叶罗丽等,还看到了杨小琴儿时玩的跳皮筋、挑小棒、翻花绳等游戏,孩子们告诉她是爸爸妈妈教的,两代人的童年被一项家庭作业奇妙的联结起来,爱与温暖浸润其间,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互动。
看着班里孩子下课后,乐此不疲地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杨小琴想让学校更多的孩子乐玩会玩。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在集体晨会上,班里的孩子们向全校学生做了游戏示范,介绍6种游戏的规则。看到全校学生都乐此不疲地玩起游戏,杨小琴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起步就迈正步,就不会偏离人生航向!”30多年来,杨小琴看到孩子们一脸阳光地走出校园,在人生之路上逐梦前行,真是无比地自豪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