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谱写教育,让青春照亮学生人生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用爱心谱写教育,让青春照亮学生人生

——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颜塔小学教师柏玉华、曹金兰夫妇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柏玉华、曹金兰夫妇是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颜塔小学的教师,1998年8月,他们远离家乡,共同步入这所村小,工作至今已经有21年了。颜塔小学是一所村小,艰苦的条件、留守的孩子,是这所村小的现状。他们扎根乡村21年,潜心育人,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份崇高中则浸透着老师的无数汗水和心血。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的孩子,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有个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尺讲台上,他们辛勤耕耘,用爱心和智慧为村小的孩子打开一片新天地;课外活动中,他们精心培育,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他们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敬和信任,也让这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从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到学校校长,这就是柏玉华在颜塔小学的工作经历。他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做班主任时重视家访,经常走到学生家中和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关心每一个学生,守护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学校辅导员,他发掘农村资源,做好团队工作,精心组织了体育艺术节、庆六一文娱汇演、庆元旦系列活动、小学生核心素养项目活动展示、红领巾广播台、中队主题队会、跳蚤市场等活动;举行了演讲、经典诵读、歌咏、手抄报、绘画、书法等各种竞赛;开展了魔方、十字绣、竖笛、绘画、书法、象棋、舞蹈等十种社团活动(其中快乐魔方社团被评为江都区优秀社团),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赞扬。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活动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他特别关注贫困学生的家庭,积极做好“希望工程”等帮扶工作,给他们送去爱心帮助,并辅导他们的学习,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2017年担任校长以来,柏玉华更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实事,努力为村小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每天清晨早早到各班巡视,关心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遇到没有吃早饭的学生会带孩子吃早饭,有生病的孩子及时联系家长就医。课间经常看到他在校园间忙碌的身影,有时弯腰捡起纸屑,有时和玩耍的孩子谈心,有时带孩子一起跳曳步舞,有时帮孩子整理好杂乱的衣服,有时给孩子倒杯热水……类似的小事有很多,这些呵护小事汇聚成了对颜小、对学生的浓浓的爱。在他的努力下,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学校的煤渣操场焕然一新,崭新的塑胶跑道上,学生举行了第一届运动会,传统体育也在学校开展得热火朝天。韵律操、滚铁环、呼啦圈、轮滑、大脚板、跳绳、抖空竹……学生们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赢得了领导和家长的称赞。学校的图书馆也增加藏书,并发放到班级,让阅读之花开遍校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即使在假期,他也牵挂着学生,多方联系,积极组织,让学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参加实践活动,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曹金兰从1998年任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她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她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因为是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守儿童,还有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单亲家庭、智残家庭等,平常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够,在言行举止,良好习惯方面有很多弊端,所以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她做的第一步工作,她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课,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的学生学习怕苦怕累,无上进心,不想读书,针对这一现象,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班级做贡献》《我长大了》等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并用《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学生小杰刚从城市转回我校时,经常不上学,甚至把妈妈关在门外。他们经常挤出时间到孩子家中了解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和孩子相处,进行教育。在多次和孩子促膝谈心后,孩子终于融入了班级,开始了快乐的学习生涯。

  他们分别是语文、数学教师,从精心备课、用心上课到耐心辅导作业,几十年如一日,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在校带头上好示范课,在教研之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力求展示给孩子更好的课堂。他们还兼任体育、科学、音乐、品德与社会等小科目的教学,尽自己做能,给学生展示课本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并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社团活动中,柏玉华教学生写钢笔字、学魔方,曹金兰教孩子唱歌跳舞、吹竖笛,使孩子的课余生活五彩缤纷。任教21年他们培养了无数优秀学生,让很多农村学子走进了国内名牌大学。

  刻苦钻研,抓好管理

  营造环境,创建文化特色。柏玉华任职校长以来,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无数心血,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行动感召人,成为学校师生的楷模。秉着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治校的精细化、精致化管理模式。学校使校园文化的载体,他要求从每一门课程到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文化气息,都有文化追求。学校精心建设了花坛、操场建设了绿地等,制作了极具个性、反应学生生活和师生成果的展牌,宣传栏定期更新,校园内名人、名言、名诗等随处可见,使师生接受健康积极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墙壁和花草会说话”。他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极推行扬州市五个一百工程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定期举行读书演讲活动,学生创作书签、手抄报、绘画、书法等作品得到了一致好评。他还积极探索校本文化建设,带头编写传统体育教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班级中,曹金兰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进行红领巾广播台播音。在她的扶与放中,很多学生快速成长起来,在演讲、唱歌等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她的晨会和班队活动课上,有时事政治,有科学文化,有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有文明礼仪的训练强化……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狠抓学生的转化工作。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只要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留守儿童多数比较能干,能帮助家长做家务;单亲家庭的孩子很沉默,渴望关怀,非常敏感细心……他们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劳动、班级活动中闪现的亮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他们表扬、肯定、鼓励,并不断强化。后进生毕竟因其后进,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落下一段距离。为了使这个距离缩短,他们还经常帮他们另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助他们。先跟他们谈话,要他们明白老师、家长都希望他们学习进步,都想帮助他们,而只要他们自己加倍努力,老师和家长都相信他们同样会成为好学生。另外在课堂上,对于一些预知的疑难问题,师生共议解决后,还特别叫他们起来复述,进行难点突破、巩固。而课堂上没解决的,课余再补,利用放学后、等校车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补习。这样长期坚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发展地机会。

  家校联系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重点做的工作。很多家长一年难得回家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时,总喜欢摆大道理,粗暴地说教,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理,或者过度溺爱孩子,使孩子行为习惯比较差。在了解这类家庭的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情况后,他们每天都抽出时间及时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学方法、用智慧教育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辛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爱心育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这21年来,他们以校为家,整洁的学校和简陋的宿舍就是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他们主动关心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尤其注重关爱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每年做好贫困孩子的调查统计工作,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寻求多方面支持,帮助这些孩子改善生活,提高成绩。“爱”是他们工作的主题,在学习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让孩子们感受温暖、阳光。每天早晨到班都会留意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关心孩子的早餐,还为来不及吃早餐的同学买好早点;课间和孩子们谈心,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指导他们完成作业。遇到孩子生病更是关怀备至,从吃药、休息、补习功课等亲力而为,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他们细心地记住了那么多孩子的事情,关心着他们,鼓励着他们,把太多的爱给了学生。小雷父母双亡,生活困难,卫生习惯差。他们经常给她带来衣物,带她洗澡,为她准备早餐。小雷变得自信了,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上升。小李体质差,经常生病请假,他们不厌其烦地给她补上落下的课程。他们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对留守儿童倾注了很多心血。

  寒来暑往,风雨二十载,在通往颜塔的乡村公路上,他们洒下了无数奔波的汗水。父母身患重病住院,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回去陪护。2018年暑假、学校修建塑胶跑道,柏玉华吃住都在学校,直至完工。为了乡村的孩子,他们牺牲了无数休息的时间,默默耕耘在这偏远的乡村。

  他们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和个性特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表现出色,学生在“中国梦,我的梦”“我的价值观”征文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在区书法比赛中获奖,多名学生在区级书法竞赛中获奖。柏玉华多次被评为浦头镇优秀教师,也被评为江都区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区十佳最美教师,获得扬州市最美教师、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扬州市教学能手、扬州市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曹金兰也被评为江都区青年岗位能手、最美青年、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社会爱心妈妈,获得扬州十大最美教师、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的荣誉称号,在区法治微课中获得三等奖,组织的少先队活动获得江都区二等奖。他们还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者发表。他们的事迹也被中国教师报、腾讯新闻网、扬州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正是对教育的追求,他们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双手托起雏鹰展翅飞翔。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他们将不懈努力,尽爱岗敬业之职分,用爱心谱写教育章程,让青春永远照亮学生的光明路!

(扬州市教育局选送)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 [2022-01-04]
  • [2022-01-01]
  • [2022-01-04]
  • [2022-01-04]
  • [2022-01-04]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法律声明 |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凯发体育开户平台的技术支持:86381340。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凯发体育开户平台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