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首页 >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姜冬艳,1981年10月生,本科学历,中学物理一级教师,启东折桂中学校办副主任,江苏省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启东市教坛新秀。2002年8月工作至今,当了十五年班主任,十五年教研组长,送走了十四届初三毕业班。曾多次获教育局嘉奖,育人标杆奖,质优学科奖,所带班级多次获“启东市优秀班集体”“中考质量金奖”“中考质量a组金奖”“中考质量优秀班级银奖”,多次被评为“启东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学能手”“创新实验优秀指导老师”,多次获启东市优课比赛、命题比赛、实验操作比赛、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南通市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开设省市级公开课多次,市级以上讲座多次,疫情期间在网络上多次开设公开课。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的课题《中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中担任核心组成员,多次主持或参与南通市级、启东市级课题并结题,多次在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省二等奖、市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电的炽热,光的闪烁,磁的吸引,力的牵行……女教师姜冬艳的物理课堂,总是如同她教授的内容一样魅力四射。带着孩子探寻大千世界的规律,点燃他们探索科学的激情,将万事万物蕴含的人生哲理纳入一方小小课堂。孩子们都说,姜老师教的东西,就像种在了心里,想忘都忘不掉。

  不拘一格,为枯燥公式涂上缤纷色彩

  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姜冬艳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让课堂生动一点,再生动一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的孩子思维活跃,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时代,物理就是姜冬艳最喜欢的科目,在她看来,物理其实很有趣,它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探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她的物理课从不局限于文字和书本,而是鼓励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积累,多观察,多思考。比如学习声音,她会让学生在说话时摸摸喉头,感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习热能,她让学生回家烧一壶开水,看气泡,听声音,记录实验现象;光学课上,她让学生拿着放大镜去操场上比赛,看谁先将纸烧出一个洞。她的教学灵动发散,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其他知识点,将物理与数学等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信手拈来,亲手完成实验让人记忆深刻,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瞬间被理解、消化。

  她的课堂风格鲜明,从不要求学生坐得板板正正,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只要有利于探讨问题,表达思想,尽管配合表情、手势、动作、走位,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也可以随时走到老师身边来发表意见。她的物理课上,气氛活跃热烈,全体同学头脑激荡,高速运转,一堂课45分钟过得飞快。很多孩子下课了经常还意犹未尽,把讨论延续到课间。在学生眼中,姜老师的物理课不仅传授学科知识。更加授予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让人从不感到疲倦,也从不感觉到难。

  更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姜老师从来不搞题海战术,她的家庭作业通常不会超过15分钟,让学生每天和一道错题“培养感情”。“很多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出题的方式不同,你认认真真剖析一道错题,效果好过机械地刷一百道题。”她希望孩子们学会,更希望孩子们会学。

  尽管姜冬艳从不刻意强调分数,然而兴趣一旦激发,方法一旦掌握,分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长期执教初三的姜冬艳,不管接手的是什么样的班级,中考时总是成绩骄人。2002年到2016年间,她任教永和中学,作为一所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的农村中学,物理成绩却一直在启东名列前茅,永和中学一度成为现象级的学校,姜冬艳也在全市范围内开设了《如何突破农村中学教学瓶颈》专题讲座,引领、带动更多同行。

  2018年,踏上教学新征程的姜冬艳在折桂中学任教初二、初三两个班级,这两个班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普通高中录取率达到95%。很多学生到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后,物理成绩仍然一路领先,孩子们说,因为姜老师已经教会我们学习了。

  寓教于爱,帮孩子从容系好第一颗纽扣

  “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托尔斯泰的话深深影响着姜冬艳。求学的时候,她就是个好胜的姑娘,走上三尺讲台,这份好胜心自然演变为一份上进心,一份责任心。课堂上,她醉心于孩子们明亮的眼神,激烈的争论,凝神的思索,但她并不止步于知识的传授,以物理课作为切入点,她要让孩子们充满自信,终身受益。

  作为一个拥有15年班主任经历的育人者,她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也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孩子的接受能力有强弱之分,有的一点就透,也有的需要循循善诱,但姜冬艳总能关注到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适时鼓励表扬,寓教于爱,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也撕下了一张又一张“问题学生”的标签。

  从教之初,这个斗志昂扬的姑娘曾“饱受打击”,一些农村的家长对孩子不够重视,常常让她觉得自己是一头热,得不到共鸣。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了解学生情况,电话线里传来明显不耐烦的声音,催促她赶紧说完。还有的孩子跟她说,老师,你别管我了,反正我爸妈也已经放弃我了。“放弃”这个字眼让她尤为扎心和困惑,天底下哪有放弃自己孩子的父母呢?但这样的孩子接触多了,姜冬艳慢慢理解,很多为生活奔忙的父母,没有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被孤独感笼罩,很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想法。她决定竭尽所能,代替这些孩子的爸妈为他们多做一点,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人爱,是值得被爱的。

  于是每每遇到类似情形的学生,她总是时常进行交流谈心,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放矢地为孩子排忧解难。放学后,挨家挨户进行家访,耐心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日复一日爱的濡染,很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都大有改观。

  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行为。2008年,姜冬艳接手了永和中学鼎鼎大名的初三某班,爱打架、秩序差、成绩落后……这个班级的孩子似乎被集体打上了“坏学生”的标签,有学生逃课上网,有学生在课堂上斗地主。姜冬艳不急不躁,耐心细致地摸排班级情况,通过家访、访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组成、父母职业、对子女的管教情况、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等等,每天不定时交流谈心,关心生活,培养共同兴趣爱好,终于让整个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平稳度过了初三阶段。中考结束后,班里的一个孩子偷偷在她办公桌上放了一张纸条:姜老师,谢谢你改变了我们这个班。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无论课堂内外,孩子们总喜欢围绕在姜老师身边。姜老师走在校园里,孩子们在楼上看见了,一个个使劲儿挥手,激动地大喊:“姜老师、姜老师!”姜冬艳和孩子们开玩笑,麻烦你们下次能不能低调点?

  顽皮的学生最怕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姜老师的眼睛里只要流露出一丝失望,孩子们就会自责不安。曾经有躲在被窝熬夜打游戏的孩子,第二天物理课上为了不让自己犯困,自觉主动走到最后一排靠墙站得笔挺。姜冬艳又好气又好笑,“我们老师有一句口头禅,说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老师,但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真的是因为喜欢你,看得起你,才好好上你的课。”

  亲其师,信其道,二十载教学生涯,十多年班主任经历,姜冬艳追求的是在情感的认同之后,能够激发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初中阶段的少年是一生中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在三观形成时,命运关键期给予清晰的指引,往往能够改变孩子一生。每当把辍学的孩子劝回课堂,将孩子从厌学转变为好学,姜冬艳都会特别有成就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姜冬艳看来,帮助孩子正衣冠,从容扣好第一粒扣子,就是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最大的价值。

  言传身教,以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作为有口皆碑的物理名师,为全市学生录制网课的任务毫无悬念落到了姜冬艳身上。从熟悉网络授课录播软件开始,收集素材、自己准备和制作实验器材、拍摄实验视频、制作教学课件、编制习题……姜冬艳事无巨细倾注心血,为了保障网课效果,等到夜深人静,她才开始录制视频,效果不佳,重新再来,一个视频反反复复录上好几遍,往往已是次日清晨。

  回顾这段特别的教学时光,她却乐此不疲。网课给她提供了实践的平台,磨炼了她教学的技艺,在姜冬艳眼中,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多年来,姜冬艳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并不断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理论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工作中,姜冬艳充满热情,但她知道,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教学技能需要日益精湛,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再忙,姜冬艳也没有放慢过前进的脚步,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教科研活动,先后获启东市优课比赛、命题比赛、实验操作比赛、基本功比赛大奖,在国家级教科研课题中担任核心组成员,多次主持或参与南通市级、启东市级课题并结题。如何备课?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如何审美化教学?在对课堂教学的研讨、反思、重建中,姜冬艳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同时,作为校办副主任,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她也从不放松,尽管任务琐碎而繁杂,但她始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交出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她的努力协作下,折桂中学顺利完成了江苏省“立学课堂”展示、启东市课堂高地建设等各类交流活动,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点回家,工作强度远超“996”的她却永远保持着饱满的精气神。一直在思考中获得新的乐趣,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姜冬艳说,身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身边的孩子,当你自己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也会感染到孩子们,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姜老师想要传达给孩子们的是,人生要有所成就,并非因为你有多聪明,而是因为你有多勤奋,收获的季节可能比较长,但收获的季节总会来临。

  以身立教,姜老师教给孩子们的,果然想忘也忘不掉。

责任编辑:陈路

姜冬艳:“姜老师教的东西,想忘都忘不掉!”
——启东折桂中学教师姜冬艳事迹
发布时间:2021-07-1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姜冬艳,1981年10月生,本科学历,中学物理一级教师,启东折桂中学校办副主任,江苏省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启东市教坛新秀。2002年8月工作至今,当了十五年班主任,十五年教研组长,送走了十四届初三毕业班。曾多次获教育局嘉奖,育人标杆奖,质优学科奖,所带班级多次获“启东市优秀班集体”“中考质量金奖”“中考质量a组金奖”“中考质量优秀班级银奖”,多次被评为“启东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学能手”“创新实验优秀指导老师”,多次获启东市优课比赛、命题比赛、实验操作比赛、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南通市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开设省市级公开课多次,市级以上讲座多次,疫情期间在网络上多次开设公开课。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的课题《中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中担任核心组成员,多次主持或参与南通市级、启东市级课题并结题,多次在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省二等奖、市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电的炽热,光的闪烁,磁的吸引,力的牵行……女教师姜冬艳的物理课堂,总是如同她教授的内容一样魅力四射。带着孩子探寻大千世界的规律,点燃他们探索科学的激情,将万事万物蕴含的人生哲理纳入一方小小课堂。孩子们都说,姜老师教的东西,就像种在了心里,想忘都忘不掉。

  不拘一格,为枯燥公式涂上缤纷色彩

  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姜冬艳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让课堂生动一点,再生动一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的孩子思维活跃,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时代,物理就是姜冬艳最喜欢的科目,在她看来,物理其实很有趣,它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探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她的物理课从不局限于文字和书本,而是鼓励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积累,多观察,多思考。比如学习声音,她会让学生在说话时摸摸喉头,感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习热能,她让学生回家烧一壶开水,看气泡,听声音,记录实验现象;光学课上,她让学生拿着放大镜去操场上比赛,看谁先将纸烧出一个洞。她的教学灵动发散,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其他知识点,将物理与数学等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信手拈来,亲手完成实验让人记忆深刻,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瞬间被理解、消化。

  她的课堂风格鲜明,从不要求学生坐得板板正正,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只要有利于探讨问题,表达思想,尽管配合表情、手势、动作、走位,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也可以随时走到老师身边来发表意见。她的物理课上,气氛活跃热烈,全体同学头脑激荡,高速运转,一堂课45分钟过得飞快。很多孩子下课了经常还意犹未尽,把讨论延续到课间。在学生眼中,姜老师的物理课不仅传授学科知识。更加授予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让人从不感到疲倦,也从不感觉到难。

  更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姜老师从来不搞题海战术,她的家庭作业通常不会超过15分钟,让学生每天和一道错题“培养感情”。“很多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出题的方式不同,你认认真真剖析一道错题,效果好过机械地刷一百道题。”她希望孩子们学会,更希望孩子们会学。

  尽管姜冬艳从不刻意强调分数,然而兴趣一旦激发,方法一旦掌握,分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长期执教初三的姜冬艳,不管接手的是什么样的班级,中考时总是成绩骄人。2002年到2016年间,她任教永和中学,作为一所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的农村中学,物理成绩却一直在启东名列前茅,永和中学一度成为现象级的学校,姜冬艳也在全市范围内开设了《如何突破农村中学教学瓶颈》专题讲座,引领、带动更多同行。

  2018年,踏上教学新征程的姜冬艳在折桂中学任教初二、初三两个班级,这两个班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普通高中录取率达到95%。很多学生到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后,物理成绩仍然一路领先,孩子们说,因为姜老师已经教会我们学习了。

  寓教于爱,帮孩子从容系好第一颗纽扣

  “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托尔斯泰的话深深影响着姜冬艳。求学的时候,她就是个好胜的姑娘,走上三尺讲台,这份好胜心自然演变为一份上进心,一份责任心。课堂上,她醉心于孩子们明亮的眼神,激烈的争论,凝神的思索,但她并不止步于知识的传授,以物理课作为切入点,她要让孩子们充满自信,终身受益。

  作为一个拥有15年班主任经历的育人者,她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也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孩子的接受能力有强弱之分,有的一点就透,也有的需要循循善诱,但姜冬艳总能关注到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适时鼓励表扬,寓教于爱,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也撕下了一张又一张“问题学生”的标签。

  从教之初,这个斗志昂扬的姑娘曾“饱受打击”,一些农村的家长对孩子不够重视,常常让她觉得自己是一头热,得不到共鸣。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了解学生情况,电话线里传来明显不耐烦的声音,催促她赶紧说完。还有的孩子跟她说,老师,你别管我了,反正我爸妈也已经放弃我了。“放弃”这个字眼让她尤为扎心和困惑,天底下哪有放弃自己孩子的父母呢?但这样的孩子接触多了,姜冬艳慢慢理解,很多为生活奔忙的父母,没有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被孤独感笼罩,很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想法。她决定竭尽所能,代替这些孩子的爸妈为他们多做一点,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人爱,是值得被爱的。

  于是每每遇到类似情形的学生,她总是时常进行交流谈心,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放矢地为孩子排忧解难。放学后,挨家挨户进行家访,耐心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日复一日爱的濡染,很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都大有改观。

  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行为。2008年,姜冬艳接手了永和中学鼎鼎大名的初三某班,爱打架、秩序差、成绩落后……这个班级的孩子似乎被集体打上了“坏学生”的标签,有学生逃课上网,有学生在课堂上斗地主。姜冬艳不急不躁,耐心细致地摸排班级情况,通过家访、访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组成、父母职业、对子女的管教情况、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等等,每天不定时交流谈心,关心生活,培养共同兴趣爱好,终于让整个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平稳度过了初三阶段。中考结束后,班里的一个孩子偷偷在她办公桌上放了一张纸条:姜老师,谢谢你改变了我们这个班。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无论课堂内外,孩子们总喜欢围绕在姜老师身边。姜老师走在校园里,孩子们在楼上看见了,一个个使劲儿挥手,激动地大喊:“姜老师、姜老师!”姜冬艳和孩子们开玩笑,麻烦你们下次能不能低调点?

  顽皮的学生最怕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姜老师的眼睛里只要流露出一丝失望,孩子们就会自责不安。曾经有躲在被窝熬夜打游戏的孩子,第二天物理课上为了不让自己犯困,自觉主动走到最后一排靠墙站得笔挺。姜冬艳又好气又好笑,“我们老师有一句口头禅,说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老师,但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真的是因为喜欢你,看得起你,才好好上你的课。”

  亲其师,信其道,二十载教学生涯,十多年班主任经历,姜冬艳追求的是在情感的认同之后,能够激发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初中阶段的少年是一生中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在三观形成时,命运关键期给予清晰的指引,往往能够改变孩子一生。每当把辍学的孩子劝回课堂,将孩子从厌学转变为好学,姜冬艳都会特别有成就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姜冬艳看来,帮助孩子正衣冠,从容扣好第一粒扣子,就是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最大的价值。

  言传身教,以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作为有口皆碑的物理名师,为全市学生录制网课的任务毫无悬念落到了姜冬艳身上。从熟悉网络授课录播软件开始,收集素材、自己准备和制作实验器材、拍摄实验视频、制作教学课件、编制习题……姜冬艳事无巨细倾注心血,为了保障网课效果,等到夜深人静,她才开始录制视频,效果不佳,重新再来,一个视频反反复复录上好几遍,往往已是次日清晨。

  回顾这段特别的教学时光,她却乐此不疲。网课给她提供了实践的平台,磨炼了她教学的技艺,在姜冬艳眼中,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多年来,姜冬艳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并不断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理论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工作中,姜冬艳充满热情,但她知道,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教学技能需要日益精湛,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再忙,姜冬艳也没有放慢过前进的脚步,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教科研活动,先后获启东市优课比赛、命题比赛、实验操作比赛、基本功比赛大奖,在国家级教科研课题中担任核心组成员,多次主持或参与南通市级、启东市级课题并结题。如何备课?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如何审美化教学?在对课堂教学的研讨、反思、重建中,姜冬艳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同时,作为校办副主任,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她也从不放松,尽管任务琐碎而繁杂,但她始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交出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她的努力协作下,折桂中学顺利完成了江苏省“立学课堂”展示、启东市课堂高地建设等各类交流活动,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点回家,工作强度远超“996”的她却永远保持着饱满的精气神。一直在思考中获得新的乐趣,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姜冬艳说,身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身边的孩子,当你自己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也会感染到孩子们,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姜老师想要传达给孩子们的是,人生要有所成就,并非因为你有多聪明,而是因为你有多勤奋,收获的季节可能比较长,但收获的季节总会来临。

  以身立教,姜老师教给孩子们的,果然想忘也忘不掉。

责任编辑:陈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