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首页 >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1年的青春岁月,在秦中的三尺讲台上默默流逝;

  21年的美好时光,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深情陪伴;

  21年的生命花蕾,在江宁的教育沃土里静静绽放!

  这是一位从教21年教过9届高三毕业班、连续从事班主任工作达15年的教育“老黄牛”。他,就是南京市秦淮中学思政课教师王兴刚。

  用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敬业爱生是他从教的底色。

  在南京市秦淮中学,有一种休假叫“我在学校”,有一种回复叫“晚会儿回家”。踏一缕晨阳、伴一抹星辉,是王兴刚老师的工作常态。

  王兴刚老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从第一天开始,就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足。他说,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就必须从自我做起,真正体现“身正为范”这一基本要求。这21年中,王老师总是任劳任怨,勤业敬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严于律己、刻苦求学的榜样。

  王兴刚认为,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只有悉心关爱学生,乐于帮助学生,教师才有可能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品格健全的人,是要在孩子身上打下真善美的烙印。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带他参加了一次庭审。法庭上,一个身材瘦小、剃着短发、手戴镣铐、身穿囚服的青年在接受审判。这名青年参与抢劫,但因情节较轻、且是从犯依法从轻处罚,再加上他认罪态度好、退赔积极,被判缓期执行。领导指着那位青年对他说,“小李(化名)同学今后就是你们班的学生了。”任务必须要接下来,怎么办?王兴刚老师静下心来反复叩问自己:小李生下来就带着这些坏习气吗?不挽救,不施以良好的教育,对于他,对于他的家庭,乃至对社会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王兴刚看来,当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担起铸魂育人的使命。感化小李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出现反复。记得有一次,小李与父亲争执被打后离家出走,王兴刚焦急万分,和几个同学找了他一天,最终在一家网吧找到了他,连推带拉地把他带回学校,在学校操场上和他促膝谈心两个多小时,以心换心、以理疏导,小李逐渐冷静下来。在之后的教育过程中,王兴刚老师信任他、鼓励他,发现小李跑步很快,就鼓励他在校运动会上为班争光;发现小李能吃苦,就让他当班级劳动委员,培养他的责任意识;督促小李每周写思想汇报,认真分析个人表现,引导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呵护他健康成长。最终,小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高中老师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学校生源起点低,王老师就用加倍的付出来帮助孩子提升;学生自信心不强,王老师就想尽办法给学生鼓劲。他坚持做到清晨早到校,为的是学生到班后能首先看到他;坚持晚自习后再离开,为的是学生能把拼搏的时间用满用足。寒来暑往,风雨无惧。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他的辛勤付出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他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在本校、本区都名列前茅。

  用课堂赢得学生的喜爱

  21年前的那个夏天,年轻、帅气并略显稚嫩的王兴刚走进了美丽的南京市秦淮中学,走上了教师这一神圣的工作岗位,当时他大概也只比班上的学生大六七岁,尽管他努力想摆出“师道尊严”的样子,但总被家长误认为还是大学生,所以他心里老盼望着自己能“快快长大”,做个别人眼中那种成熟稳重型的教师。

  学校有很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于是,王兴刚认真听课、主动求教。为了尽快地适应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要求,让自己对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有更好的把握,他选择了先“临帖”再“破帖”。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他总是把自己的课调得比师父的课慢一节,以方便他先听课、后上课。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一年,光听课笔记就用了10多本。白天听课记笔记,晚上就对照着听课笔记并翻阅手头的教学资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教案,然后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彩排”。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认真与执着终于有了回报,他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认可。

  在王兴刚看来,思想政治课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你们最近在关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你们感兴趣的?”“你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热点话题?”每堂课快结束时,他总要问学生这三个问题,学生给他取了个昵称叫“王氏三问”。他喜欢这样的教学,能逼着自己不断丰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能不断满足学生对他的期待,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是他最开心的事。

  上好思政课,他总结出来三条: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的在学;要多讲国内外时事和身边的事,才能引起学生的回应和共鸣。

  思政课,号称最难上的课,也是最容易让学生走神的课。王兴刚却较着劲要把最难上的课上精彩。于是,在他的政治课上,有情景剧、有时事讨论、有辩论赛,理论学习变得既接地气,又有实用性。

  比如2021年春节,党和政府倡导群众“就地过年”,他就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政府该如何治理,让学生对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等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举措的认同和接受,培育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王兴刚课间最爱和学生们聊天。“王老师与我们什么都聊,从我们的生活习惯到我们关注的问题、追的剧,是大家心目中的‘男神’。”在学生眼里,王老师亲切温和、思想成熟、语言幽默,一靠近他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引,让大家感觉到思政课教师情怀、睿智和视野。

  有一个男生,性格开朗,喜欢和人辩论,爱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时间一长,王兴刚发现他看问题比较偏激,常常以偏概全。有次上完课,这位男生主动来找王兴刚探讨问题。王老师不直接和男生讨论观点的对错,而是引导男生回归问题本身,教他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整理资料,如何把概念定义清楚,弄清判断的标准等等。经过多次讨论,这个男生学会了遇到问题先冷静思考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心态也更宽容了。

  “王老师的课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解答成长的困惑,帮助我们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世界,也读懂了作为青年人的责任。”2018届毕业的傅同学这样说,她高中阶段,最喜欢上的就是王老师的思政课。

  用执着坚定自己的信仰

  为了讲好思政课,王兴刚老师细读深耕原著,提升理论素养;坚守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清醒;忠诚教育事业,提高育人水平;投身伟大实践,增强使命担当。以期能更好地履行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他坚持做知行合一的示范者,从信仰上弄通,从行动上做实,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从事教师职业21年,改变的是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不变的是教育理念、教育初心和教育情怀。

  “教育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这一生要投入情感和精力的事业。”在王兴刚看来,教师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王兴刚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陈路

王兴刚:不忘初心 铸魂育人
——南京市秦淮中学教师王兴刚事迹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21年的青春岁月,在秦中的三尺讲台上默默流逝;

  21年的美好时光,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深情陪伴;

  21年的生命花蕾,在江宁的教育沃土里静静绽放!

  这是一位从教21年教过9届高三毕业班、连续从事班主任工作达15年的教育“老黄牛”。他,就是南京市秦淮中学思政课教师王兴刚。

  用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敬业爱生是他从教的底色。

  在南京市秦淮中学,有一种休假叫“我在学校”,有一种回复叫“晚会儿回家”。踏一缕晨阳、伴一抹星辉,是王兴刚老师的工作常态。

  王兴刚老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从第一天开始,就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足。他说,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就必须从自我做起,真正体现“身正为范”这一基本要求。这21年中,王老师总是任劳任怨,勤业敬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严于律己、刻苦求学的榜样。

  王兴刚认为,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只有悉心关爱学生,乐于帮助学生,教师才有可能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品格健全的人,是要在孩子身上打下真善美的烙印。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带他参加了一次庭审。法庭上,一个身材瘦小、剃着短发、手戴镣铐、身穿囚服的青年在接受审判。这名青年参与抢劫,但因情节较轻、且是从犯依法从轻处罚,再加上他认罪态度好、退赔积极,被判缓期执行。领导指着那位青年对他说,“小李(化名)同学今后就是你们班的学生了。”任务必须要接下来,怎么办?王兴刚老师静下心来反复叩问自己:小李生下来就带着这些坏习气吗?不挽救,不施以良好的教育,对于他,对于他的家庭,乃至对社会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王兴刚看来,当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担起铸魂育人的使命。感化小李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出现反复。记得有一次,小李与父亲争执被打后离家出走,王兴刚焦急万分,和几个同学找了他一天,最终在一家网吧找到了他,连推带拉地把他带回学校,在学校操场上和他促膝谈心两个多小时,以心换心、以理疏导,小李逐渐冷静下来。在之后的教育过程中,王兴刚老师信任他、鼓励他,发现小李跑步很快,就鼓励他在校运动会上为班争光;发现小李能吃苦,就让他当班级劳动委员,培养他的责任意识;督促小李每周写思想汇报,认真分析个人表现,引导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呵护他健康成长。最终,小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高中老师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学校生源起点低,王老师就用加倍的付出来帮助孩子提升;学生自信心不强,王老师就想尽办法给学生鼓劲。他坚持做到清晨早到校,为的是学生到班后能首先看到他;坚持晚自习后再离开,为的是学生能把拼搏的时间用满用足。寒来暑往,风雨无惧。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他的辛勤付出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他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在本校、本区都名列前茅。

  用课堂赢得学生的喜爱

  21年前的那个夏天,年轻、帅气并略显稚嫩的王兴刚走进了美丽的南京市秦淮中学,走上了教师这一神圣的工作岗位,当时他大概也只比班上的学生大六七岁,尽管他努力想摆出“师道尊严”的样子,但总被家长误认为还是大学生,所以他心里老盼望着自己能“快快长大”,做个别人眼中那种成熟稳重型的教师。

  学校有很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于是,王兴刚认真听课、主动求教。为了尽快地适应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要求,让自己对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有更好的把握,他选择了先“临帖”再“破帖”。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他总是把自己的课调得比师父的课慢一节,以方便他先听课、后上课。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一年,光听课笔记就用了10多本。白天听课记笔记,晚上就对照着听课笔记并翻阅手头的教学资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教案,然后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彩排”。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认真与执着终于有了回报,他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认可。

  在王兴刚看来,思想政治课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你们最近在关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你们感兴趣的?”“你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热点话题?”每堂课快结束时,他总要问学生这三个问题,学生给他取了个昵称叫“王氏三问”。他喜欢这样的教学,能逼着自己不断丰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能不断满足学生对他的期待,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是他最开心的事。

  上好思政课,他总结出来三条: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的在学;要多讲国内外时事和身边的事,才能引起学生的回应和共鸣。

  思政课,号称最难上的课,也是最容易让学生走神的课。王兴刚却较着劲要把最难上的课上精彩。于是,在他的政治课上,有情景剧、有时事讨论、有辩论赛,理论学习变得既接地气,又有实用性。

  比如2021年春节,党和政府倡导群众“就地过年”,他就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政府该如何治理,让学生对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等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举措的认同和接受,培育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王兴刚课间最爱和学生们聊天。“王老师与我们什么都聊,从我们的生活习惯到我们关注的问题、追的剧,是大家心目中的‘男神’。”在学生眼里,王老师亲切温和、思想成熟、语言幽默,一靠近他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引,让大家感觉到思政课教师情怀、睿智和视野。

  有一个男生,性格开朗,喜欢和人辩论,爱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时间一长,王兴刚发现他看问题比较偏激,常常以偏概全。有次上完课,这位男生主动来找王兴刚探讨问题。王老师不直接和男生讨论观点的对错,而是引导男生回归问题本身,教他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整理资料,如何把概念定义清楚,弄清判断的标准等等。经过多次讨论,这个男生学会了遇到问题先冷静思考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心态也更宽容了。

  “王老师的课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解答成长的困惑,帮助我们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世界,也读懂了作为青年人的责任。”2018届毕业的傅同学这样说,她高中阶段,最喜欢上的就是王老师的思政课。

  用执着坚定自己的信仰

  为了讲好思政课,王兴刚老师细读深耕原著,提升理论素养;坚守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清醒;忠诚教育事业,提高育人水平;投身伟大实践,增强使命担当。以期能更好地履行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他坚持做知行合一的示范者,从信仰上弄通,从行动上做实,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从事教师职业21年,改变的是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不变的是教育理念、教育初心和教育情怀。

  “教育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这一生要投入情感和精力的事业。”在王兴刚看来,教师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王兴刚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陈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