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首页 >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作者:王 琼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江苏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现代职教体系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持续深化、育人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王琼

  日前,省教育厅举行“江苏职业教育这十年”专场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介绍江苏职业教育这十年的发展和成效。记者了解到,我省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大会。10年来,仅省级财政就投入70多亿元用于职业教育相关项目建设,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职业教育成绩突出、亮点频现,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关键方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动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类型特征更加彰显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教学实习船上开展实训。

  10年来,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省已经建成国家示范中职校47所、省现代化示范性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146所,“领航计划”学校50所。高等职业学校从10年前的77所增加到91所,建设有国家级重点建设高职专业284个。先后推进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与两批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在此基础上15所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17所被认定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入选总数、学校和专业群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为了让职校学生有更大上升空间,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从2012年开始,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试点,探索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学历上升“立交桥”,形成分段培养、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等多样化、可选择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0年7月,我省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推进各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让每一个职教学子都能根据实际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

  我省还选择10所左右学校开展职业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试点,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该校党委书记吴学敏说:“职教本科既不是职教专科的‘加长版’,也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复制版’,而是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职业教育定位、属性和特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今年6月,该校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其中,在江苏就业者达80%,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高”,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开了一个好头。

  随着持续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校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享受高考升学待遇的道路越走越宽,“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绿色立交桥基本打通。

  2019年,我省出台《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立江苏高等职业院校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等不同群体考试招生的制度框架,实现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有效接轨。2021年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招生实施方案》,确立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制度。我省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从10年前不足40%提高到70%,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普及的一支重要力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婴儿抚触技能。

  注重贴紧靠实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一直以来,我省坚持推进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发展共生共长,走符合江苏省情的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2019年,我省率先通过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为进一步强化行业与职业教育的联结,省教育厅会同农业、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成立首批11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

  “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双元制办学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实现形式,该模式凸显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学生和学徒的“双身份”、师傅和教师的“双导师”、企业和学校的“双场所”。苏州是长三角制造业基地,也是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的重要中心。“双元制育人探索是我市打造职业教育样板的重要举措。”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何永林介绍说,该市颁布省内首个校企合作规范性文件《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出台推进企业学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等实施意见,实现了跨系统和跨部门的制度协同。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吻合对接,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以2—3年为一个周期,发布《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积极对接产业链。

  瞄准扬州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云、物、大、智、链以及5g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扬工院党委书记刘金存告诉记者,该校近3年来淘汰专业12个,新增专业14个,建立与绿色化工、智慧建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相耦合的12个专业群,“两纵三横”的专业布局特色更加鲜明。

  2020年 9月28日,教育部和江苏省在南京市召开部省共建启动大会,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这是全国首个以都市圈为基本单元的职业教育高地项目。曹玉梅介绍说,目前,我省以全国职教改革高地建设引领产教融合,建设千亿级产教融合联合体等十大“标杆项目”,充分激发学校、企业行业各类办学主体活力,在产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应用等多方面发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10年来,我省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先后建设100个省高职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和36个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总投入超过15亿元,覆盖13个专业大类,涉及20多个产业领域,国家、省、市现代学徒制三级试点网络基本形成,试点学校覆盖率超过50%。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发明的道岔智能油润装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提升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10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但在实施过程中,劳动教育存在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缺位、概念不清等问题。”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缪昌武说,该校于2020年将劳动教育课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搭建“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打造为育人的“金名片”。

  据了解,在省级层面,我省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框架,落实必修课学时要求,结合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勤工俭学等活动系统开展劳动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进工作11项指标完成率达100%。目前,已建成192个省级职业体验中心,助力普职融通和中小学劳动教育。

  “推动专业与产业升级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是学校打造双主体育人模式的重点。”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丽华说,该校与南通城轨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航海技术等11个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特殊焊接技术等19个专业进行“1 x”试点,并在全院范围内推进学分银行试点。

  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我省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水平。10年来,共参与5批次“1 x”证书试点工作,试点院校数和参与学生数居全国前列。深化“课堂革命”,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质量提高,是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驰轩介绍说,该校在教材编写中突出企业和教学元素有机融合,改革试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公共课程,结合企业生产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将科技新进展、实践新经验、需求新变化和典型生产案例纳入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我省职业教育注重建设优质教材和数字课程资源。据统计,全省教材入选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535本(套),占全国规划教材总数的13.5%。21本教材入选全国首届教材奖,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0年来,我省不断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遴选建设200个中职名师工作室。分批次立项建设省级以上“双师型”教师团队270个,其中教学创新团队120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39个,总数全国第一。选聘省级高职类产业教授757名,优化了企业导师结构。

  扛起责任担当,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城东建设与轨道交通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职教联盟,城南创造“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高职园区,城西打造职教园、新农村、旅游区深度融合的职教特色小镇,城北建设以旅游商贸、技师技工、金融服务为主的职教基地——东、南、西、北4个方向4座“职教综合体”,已成为带动常州制造业跃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常州为代表,我省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道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年来,我省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中有9个建有职教园区,建成32个省级职教集团,联结起职业院校400余所、1000多家行业企业,合作领域从专业合作到产学研全面覆盖。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2017年,我省主动对接江苏“1 3”主体功能区部署,出台《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立项建设300个高职高水平骨干专业,覆盖17个专业大类,打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一批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重点专业集群。2020年8月,我省在《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一次强调,围绕产业需求送教上门,至“十四五”期末,在学前教育、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建成20个左右具五年制鲜明特色的示范性专业集群。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中高职毕业生超过90%留在江苏就业,约70%到县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在服务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聚焦职教富民、职教兴业,我省坚持服务人的终身发展,面向社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社会培训量超过500万人/日(次)。在高职百万扩招中招收社会生源6.11万人,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全省15万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报名参加学历继续教育,为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作出职教贡献。

  职业教育是教育脱贫攻坚的“排头兵”。我省深入开展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内地中职班累计招收7700余人,在实际办学中,江苏职业院校不仅负责学生培养,还通过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水平等方式帮助对口扶贫地区提升办学质量。截至目前,我省与新疆、西藏、青海等8个省(自治区)开展职业教育对口协作,帮助当地建设急需专业113个。

责任编辑:李朋飞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 琼

  江苏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现代职教体系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持续深化、育人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王琼

  日前,省教育厅举行“江苏职业教育这十年”专场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介绍江苏职业教育这十年的发展和成效。记者了解到,我省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大会。10年来,仅省级财政就投入70多亿元用于职业教育相关项目建设,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职业教育成绩突出、亮点频现,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关键方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动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类型特征更加彰显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教学实习船上开展实训。

  10年来,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省已经建成国家示范中职校47所、省现代化示范性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146所,“领航计划”学校50所。高等职业学校从10年前的77所增加到91所,建设有国家级重点建设高职专业284个。先后推进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与两批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在此基础上15所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17所被认定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入选总数、学校和专业群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为了让职校学生有更大上升空间,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从2012年开始,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试点,探索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学历上升“立交桥”,形成分段培养、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等多样化、可选择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0年7月,我省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推进各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让每一个职教学子都能根据实际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

  我省还选择10所左右学校开展职业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试点,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该校党委书记吴学敏说:“职教本科既不是职教专科的‘加长版’,也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复制版’,而是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职业教育定位、属性和特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今年6月,该校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其中,在江苏就业者达80%,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高”,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开了一个好头。

  随着持续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校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享受高考升学待遇的道路越走越宽,“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绿色立交桥基本打通。

  2019年,我省出台《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立江苏高等职业院校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等不同群体考试招生的制度框架,实现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有效接轨。2021年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招生实施方案》,确立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制度。我省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从10年前不足40%提高到70%,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普及的一支重要力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婴儿抚触技能。

  注重贴紧靠实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一直以来,我省坚持推进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发展共生共长,走符合江苏省情的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2019年,我省率先通过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为进一步强化行业与职业教育的联结,省教育厅会同农业、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成立首批11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

  “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双元制办学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实现形式,该模式凸显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学生和学徒的“双身份”、师傅和教师的“双导师”、企业和学校的“双场所”。苏州是长三角制造业基地,也是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的重要中心。“双元制育人探索是我市打造职业教育样板的重要举措。”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何永林介绍说,该市颁布省内首个校企合作规范性文件《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出台推进企业学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等实施意见,实现了跨系统和跨部门的制度协同。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吻合对接,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以2—3年为一个周期,发布《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积极对接产业链。

  瞄准扬州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云、物、大、智、链以及5g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扬工院党委书记刘金存告诉记者,该校近3年来淘汰专业12个,新增专业14个,建立与绿色化工、智慧建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相耦合的12个专业群,“两纵三横”的专业布局特色更加鲜明。

  2020年 9月28日,教育部和江苏省在南京市召开部省共建启动大会,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这是全国首个以都市圈为基本单元的职业教育高地项目。曹玉梅介绍说,目前,我省以全国职教改革高地建设引领产教融合,建设千亿级产教融合联合体等十大“标杆项目”,充分激发学校、企业行业各类办学主体活力,在产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应用等多方面发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10年来,我省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先后建设100个省高职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和36个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总投入超过15亿元,覆盖13个专业大类,涉及20多个产业领域,国家、省、市现代学徒制三级试点网络基本形成,试点学校覆盖率超过50%。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发明的道岔智能油润装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提升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10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明显提升。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但在实施过程中,劳动教育存在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缺位、概念不清等问题。”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缪昌武说,该校于2020年将劳动教育课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搭建“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打造为育人的“金名片”。

  据了解,在省级层面,我省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框架,落实必修课学时要求,结合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勤工俭学等活动系统开展劳动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进工作11项指标完成率达100%。目前,已建成192个省级职业体验中心,助力普职融通和中小学劳动教育。

  “推动专业与产业升级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是学校打造双主体育人模式的重点。”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丽华说,该校与南通城轨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航海技术等11个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特殊焊接技术等19个专业进行“1 x”试点,并在全院范围内推进学分银行试点。

  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我省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水平。10年来,共参与5批次“1 x”证书试点工作,试点院校数和参与学生数居全国前列。深化“课堂革命”,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质量提高,是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驰轩介绍说,该校在教材编写中突出企业和教学元素有机融合,改革试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公共课程,结合企业生产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将科技新进展、实践新经验、需求新变化和典型生产案例纳入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我省职业教育注重建设优质教材和数字课程资源。据统计,全省教材入选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535本(套),占全国规划教材总数的13.5%。21本教材入选全国首届教材奖,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0年来,我省不断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遴选建设200个中职名师工作室。分批次立项建设省级以上“双师型”教师团队270个,其中教学创新团队120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39个,总数全国第一。选聘省级高职类产业教授757名,优化了企业导师结构。

  扛起责任担当,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城东建设与轨道交通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职教联盟,城南创造“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高职园区,城西打造职教园、新农村、旅游区深度融合的职教特色小镇,城北建设以旅游商贸、技师技工、金融服务为主的职教基地——东、南、西、北4个方向4座“职教综合体”,已成为带动常州制造业跃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常州为代表,我省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道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年来,我省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中有9个建有职教园区,建成32个省级职教集团,联结起职业院校400余所、1000多家行业企业,合作领域从专业合作到产学研全面覆盖。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2017年,我省主动对接江苏“1 3”主体功能区部署,出台《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立项建设300个高职高水平骨干专业,覆盖17个专业大类,打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一批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重点专业集群。2020年8月,我省在《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一次强调,围绕产业需求送教上门,至“十四五”期末,在学前教育、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建成20个左右具五年制鲜明特色的示范性专业集群。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中高职毕业生超过90%留在江苏就业,约70%到县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在服务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聚焦职教富民、职教兴业,我省坚持服务人的终身发展,面向社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社会培训量超过500万人/日(次)。在高职百万扩招中招收社会生源6.11万人,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全省15万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报名参加学历继续教育,为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作出职教贡献。

  职业教育是教育脱贫攻坚的“排头兵”。我省深入开展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内地中职班累计招收7700余人,在实际办学中,江苏职业院校不仅负责学生培养,还通过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水平等方式帮助对口扶贫地区提升办学质量。截至目前,我省与新疆、西藏、青海等8个省(自治区)开展职业教育对口协作,帮助当地建设急需专业113个。

责任编辑:李朋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