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智能机器人进行英语对话,将抽象的数学、科学概念可视化,利用数字平台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健康图谱……走进上 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以下简称一师附小),就能切 身感受到数字化技术为这所校园带来的活力。
一师附小是著名教育家 陈鹤琴先生于1945年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继承陈鹤琴先 生的“活教育”思想,开始了“愉快教育”的整体实验。如今,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市级数字化转型实验校,一师附小技术赋能下的“愉快教育”有了新的内涵。
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造课内课外特色课程
实验性和创新型一直是一师附小办学的灵魂所在。近年来,学校开始探索数字化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 数字化凯发体育开户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教与学变革的综合实验。至今已有数学、 英语、自然3门学科6个班级形成了数字化教学常态化应用。通过学习、试验、反思、改进、总 结,提炼数字化技术赋能高质 量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新模式。
数字化技术不仅以丰富的 资源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数 学学科“折线统计图”的教学 中,传统教学中“折线统计图认 识”需要4~5个课时。学校通过 大单元视角,将该单元涉及的 基本知识提前录制成五分钟微视频,在课前推送给学生自学, 并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五 道习题,让学生自测。在课堂 中,教师根据自学数据精准点 拨,仅用一课时就完成了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数字化技术结合体育学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除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的3门课程之外,一师附小开展大量 的数字化特色课程。
在二年级“小沙包投准”一课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视频 对投掷动作进行慢动作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投掷的动作要领,学生以此更直观地形成连贯动作的认知。其次,在体育器 械上安置雷达,通过雷达,直观地呈现出学生击中目标的精准 度,准确度越高,雷达灯亮的越多、投掷的力度也就越大,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精准度和力度可视化。在这节课上,教师也会设计将瞄准、投掷、击中率三者数据相连接,以便对学生 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和指导。该课例也荣获2021年上海市中青 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同样,学校关注学生数字 素养的培养,近两年开设了一 至五年级全年段的人工智能课 程,同时创建课后人工智能社团。“创智空间”是一师附小人 工智能课程的专用教室,三种 类型的人工智能课程在这里开 展:一是体验型课程,学生可以体验机器人和趣味编程课程,主要在“玩中学”;二是普及型课程,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学生, 科普人工智能素养,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三是拓展型课程,面向在普及型课程中表现出特长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以社团的形式进行深度学习。从真实的问题出发, 进行项目化学习,是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要开展方式。四年级的陆思安是人工智能社团的一员,在一次观看学校的知识问答比赛之后,他发现学校 比赛中使用的抢答器没有记分功能。于是从该问题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设计到搭建模型,再到编程,一步步设计出了有记分功能的抢答器。此外,凯发体育开户平台的技术支持下的 3d 设计与打 印课程和定格动画制作课程也 广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做中学,亲手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
多元化数据,打造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
借助 ipad 在课堂上实现 实时反馈、在体育课上获得“诊 断性”体检单……借助精准数 据分析技术,学生评价变得更 高效且更有效。 学校借助上海市“三个助手”平台和“深瞳优学”平台分 析学生学习常规数据、深度数 据、对比数据、跟进数据和延展数据,从宏观上学生某一学期 的整体表现到微观层面某一道 题目的正误,实时诊断学生情况,查找学生知识盲点,确立教 师跟进的教学重点。
例如,教师通过“课堂助手”布置活动任务,学生在完成 任务后,针对客观题立刻自动 获得诊断反馈,并能在平台反 馈指导下,自主改进解决的方 法。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讨论结 果、学生上传平台之后,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时对比展示。人机交互提高了诊断反馈的效率。课堂及时反馈效率高了,反馈内容更有针对性了。不再是教师经验判断,而是有 可靠的多元化数据作为评价依 据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每一次留下的数据,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成 果,记录学生成长。
作业辅导助手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课后自主学习体验, 特别是ai口语练习。在与智能机器人的对话中,通过模拟真 实语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升语用能力,同时,精准的智能评价和及时诊断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师附小建立了适合学生特征的身心健康数字画像指标体系——乐娃图谱,过程性记 录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数据,呈现形象、易读的画像,帮助学校 管理者和师生及时发现问题,根据数据向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活动建议。
技术赋能,最终指向学生深度学习
技术赋能下的课堂,改变 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指向 的是学生深度学习。在一师附 小的数字化教学试验课堂上, 教师依托“教学助手”打造精准 交互式课堂。在课堂上,教师 用“思维可视化”任务促进学生充分交流,改变以往课堂互动 的单一性。姚月玥是学校首批 数字化转型教学实践教师,也是一师附小数字化转型教学项 目负责人。“闰年多久出现一 次?”“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 还是闰年?”在三年级数学课 “平年和闰年”这一单元中,姚月玥让学生借助ipad上的“万年历”“闰年表”“计算器”等小工具,自行探究和总结平年和闰年出现的规律。借助“深度 操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借助数字媒体,有时会超越数学学习边界,展开跨学科学习,如探究平年和闰年的成因。
一师附小的校长鲁慧茹认为,愉快教育“中的”“愉快”二字,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能够自主地、活泼地、心情愉悦地学习,觉得学习也是成长发展的一种需求,能够持续地发展学 习,也就是说能够在离开了教材、离开了课堂的情况下,还能够对学习保持热情。一师附小数字技术加持下的课堂,让学生更易学、乐学。
据校长鲁慧茹介绍,一师附小将继续秉承愉快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引领创 新、由点及面驱动全学科转型、塑造优势的先导力量,在应用实践中扩充数字化教学资源,积累典型案例,开展数字化应用成效的评估,提炼推广经验, 并推动教育数字化走向教育智能化发展。未来一师附小将进一步打造基于数据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由点及面开展全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转型实践,下一步实现从教育数字化走向教 育智能化。
学校简介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1945年初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传承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开展了以“爱、美、趣、创”为要义的“愉快教育”实验,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 的整体性人格教育,践 行实、广、活、新的教学原则。作为上海市教育 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市 级数字化转型实验校,学校目前着力两个聚焦:聚焦“技术赋能”融合创新、聚焦“学习数据”促教学改进探索课堂新模式。希望通过 新模式的探索推动教学范式、教学过程、评 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追求具有开放性、适应性、柔韧性、永续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和发展。
——上海市一师附小 校长 特级校长 鲁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