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数字化是重要一环。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一师附小”)作为上海市信息科技培育标杆校、市级数字化转型实验校,正围绕“技术赋能”和“学习数据”,探索教与学的深度变革,让学生自主生动、持续发展地学习。
精准教 个性学
提起一师附小,人们最先想到“愉快”二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就在全国首创“愉快教育”理念。“‘愉快教育’不是不要学习,相反是学得更好。”校长鲁慧茹说。如今,学校借助信息化手段持续探索教学方法及模式创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孩子们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智慧增长、志趣成长,学习效率成倍提升。
在一师附小三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姚月玥熟练地操作着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借助“教学助手”平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围绕“闰年出现的规律”和“闰年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两个探究任务,学生打开手中的平板电脑,利用万年历小工具、画笔工具,将自己的发现画出来、写出来,通过截屏上传功能提交至教师端。老师在后台灵活调取有效资源,供学生深度交流。“教师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作品的展示、对比,进行高效互动,使学生汲取各自的优点。通过这些生成性资源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闰年形成的原因。”学校首批数字化转型实验教师姚月玥介绍。
以上只是一师附小数字化课堂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学校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至今已有3门学科(数学、英语、自然)6个班级形成了数字化教学常态化应用,借助“三个助手”平台打造课堂新样态。
“备课助手”整合多样化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学校组织了项目导师团队研究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平台所有文本、音频、视频、课件等优质素材资源,建设智慧中心站,以大单元视角进一步优化“附小”数字教学资源库。
“教学助手”打造精准交互式课堂,丰富教学资源,助力自主学习。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数据精准点拨,仅用1课时就完成了以往需要5课时的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的起点。教师通过备课助手设计“思维可视化”的互动任务,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任务后能立刻截屏上传,教师可以当场挑选典型案例对比展示并进行剖析点评,引导学生参与到立体互动中,改变了课堂互动的单一性。教师通过平台布置活动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立即获得针对客观题的诊断反馈,并在平台的反馈指导下自主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反馈的简单性。数字化技术带来课堂革新,课堂及时评价反馈效率提高了,反馈内容更有针对性了。鲁慧茹介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经验判断,而是有可靠的多元化数据作为评价依据,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作业助手”聚焦减负增效。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不少家长对作业减少后教学质量是否会下降表示出担心,对全新的作业设计能否满足学习需求也打了个问号。如今,利用科技的力量,可以更快一步让“双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一师附小的学生最近都爱上一位“新朋友”——智能机器人alix,放学后与alix进行的英语口语对话趣味横生,让他们都爱上了英语作业。同时,数字化作业精准的智能评价和即时诊断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后作业不再是负担,减负提质效果显著,获得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数字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课 快乐娃
“双减”政策实施后,减少了一堆课外培训,少了一堆写不完的家庭作业,一师附小的学生们从压力中解放出来,在“愉快教育”的浸润下,有了更多时间去奔跑、去探索、去快乐健康地成长。
四年级学生沈高扬当上了“导演”,加入学校定格动画社团的他,要赶在端午节之前制作一个动画短片。利用动画制作软件、蓝牙控制键盘、云台、拍摄轨道等专业设备,沈高扬和另外3名小组成员自主拍摄画面,学习使用音效配音、剪辑动画,体验传统文化和新技术创新融合的过程。和他一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乐享其中。加入“创客空间”的孩子可以把自己对未来学校的畅想,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人工智能”社团的孩子将开展“任务式”的学习活动,进行从零开始的人工智能项目设计或机器人竞赛任务的方案设计……目前,学校为学生打造了1个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6个主题学习创新实验室,配置了5间计算机房(云教室),升级打造了6间开展常态化数字化教学的教室,为学生的愉快学习提供数字化资源。
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不仅要快乐学习,还要健康成长。在“愉快教育”的引领下,学校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教学理念,将数字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剂,运用于体育特色教育中。2021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学校报送的体育学科“小沙包投准”课获得一致好评,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仿的方式不同,科技与教学的融合让孩子们兴趣盎然。首先,老师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动作特写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形成连贯动作的认知,避免视角漏洞;其次,投击到大屏幕小小雷达上的灯光,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学生击中目标的精准度,还可以移动目标物,把瞄、投、击三者数据链接,提高数据与学习品质的关联性;最后,教师结合心率手环的实时数据反馈,以评促教。数字化技术润物细无声地嵌入日常体育教学场景,为课程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最终该课例荣获一等奖。
在一师附小,每位学生还有自己的体育数字“画像”——乐娃图谱,图谱将学生的体育质量综合测评数据以画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关注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数据向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活动的建议。同时,体育学科还借助“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开展“检测—分析—干预—评价”一系列活动,形成“一生一档”“一码一卡”,智能分析、精准干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运动习惯、提高动作规范性,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
教育与数字碰撞,是一次冲击,更是一次机遇。数字化变革给学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智能、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优质的服务”的教育目标。
▲乐娃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