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首页 >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数字化转型创绘成功教育新愿景-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作者:梁筱晶 发布时间:2023-09-07 来源:

  教育数字化转型,上海是先行者。闸北第八中学,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学校,依托技术赋能,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推进了“成功教育”再发展。 

  日前,2023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联合采访团来到了闸北八中。学校位于静安区东茭泾河之滨,是一所受到家长和社会广泛赞誉的学校。在温馨的数字化智慧校园里,学生们穿梭往来,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举手投足间显露出自信、自主、大气、勤奋的特质。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婷在校初中楼一楼报告厅接受了记者团的采访。 

  回溯创新历程,30年教育成果丰硕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成功”。说到中国的“成功教育”,一定会提到闸北八中和“三个相信”理论的创造者刘京海。作为一所具有“成功教育”特色的完全中学,30多年来,闸北八中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探索并成功实践了大面积提高普通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实践路径。 

  时光穿梭到1963年,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在中华新路977号创办,2001年在场中路2950弄80号建立新校,2003年开设高中班,2006年迁到场中路3000号。 

  创建之初的闸北八中地处上海最有名的旧货市场附近,生源差,师资薄弱,办学条件困难。1987年,时任闸北区教研室副主任的刘京海带领教研员深入闸北八中,与学校合作实施改革。这场主题思想被概括为“成功教育”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得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随着时代的前进,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拓宽“成功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闸北八中的信息化数字化探索,开启了“成功教育”的第二次革命。 

  “2012年,基于‘成功教育’,我们启动信息新技术研究,在移动学习终端运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信息技术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了师生学习探究的实践创新能力。”校长陈婷详细介绍了闸北八中信息化探索的历程。 

  2012年,学校启动基于移动终端(ipad)的新技术应用及资源建设实践研究。之后连续几年,学校荣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大数据分析与研究”项目,启动对过程性、行为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应用实践。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并承担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数字化实验培训的任务。2020年,学校申报教育部科技司“智能环境下的自适应学习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获批立项,申报上海市教研室数字教材项目实验校(高中),推进数字教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校入选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暑期中小幼校(园长)培训案例,学校数字化实验案例入选《人民教育》。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第十九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学校入选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实验校等。 

  这些都是闸北八中“成功教育”这棵育人常青树上孕育出的累累硕果。 

  技术赋能教学,探索成功教育新路径 

  采访当天,数学教师袁思情正在上高中数学必修二的《余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袁老师领衔的数学备课组承担了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先行试验校的学科试点任务。她结合前期移动终端的使用,运用信息技术,在“精”“准”“实”上做文章,通过过程性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再现分析,实现学生思维可视化,开展个性化的教与学,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大幅提升。在袁老师的数学课上,可以看到从演示走向体验、互动,从ppt走向app,数字化助力的教与学,完全消除了数学的“枯燥”。数学教学的数字化让学生在爱上数学的同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挥着显著的提质增效功能。 

  对于数字化技术赋能教学,国家有相关的政策与要求。2021年11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全市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探索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 

  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高质量的教育应用场景和经验?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教学,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推动育人方式转变,进而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些都是学校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陈婷告诉记者:“学校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累积、不断迭代、长期坚守,通过‘一二三三四’实施路径,丰富成功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的内涵,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与研究文化新生态的形成。” 

  闸北八中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已初步形成系列化成果和辐射推广效应。学校出版了《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报告》《信息化应用模式应用指南》《教学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实验教学的新实践》等图书。依托教育部科技司共同体项目、成功教育委托管理学校等项目,成员校从12所拓展至40多所,所建设的资源与应用模型已在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宝山区、嘉定区等多个地区、多所学校共享。 

   

数学教师袁思情的智慧课堂

  构建“三因”特色,实施多学科数字化教改 

  谈到当前的数字化转型建设重点和下一步的目标,陈婷表示,学校在“三个相信”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构建“三因”教育特色:因材施教,因人导学,因学融做。 

  走在绿意葱茏的校园里,隔着院墙就可以看到学校东墙外的东茭泾河,河水汩汩而流,与校园另一侧的种植园、百草园遥遥相应,一起构成闸北八中的生态特色。学校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原始生态基础,开发体验式学习场景,与课程整合、与育人融合,这正是“因学融做”的具体体现。 

  说到学校在“三因”教学中实施的以单元学程包为核心的数字化资源的使用,高二(3)班的陈忻禹同学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的英语成绩是如何得到快速提升的。对于陈忻禹同学来说,英语学程包的使用极大提升了他单词默写、口语朗读训练等方面的学习效率。此外,他认为,数学和物理实验等学科的学程包情景式学习,也使得原本枯燥难解的学习重点、难点变得轻松易懂。 

  在家长看来,孩子通过学程包等学习载体,学习针对性和主动性都增强了,学习效率明显提升。采访中,身为高一学生家长的于女士告诉我们:“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是得到我们家长认可支持的。比如学生自己买ipad学习学校管理到位我们很放心。教改后的学习方式对我家孩子很有帮助。 

  近年来,闸北八中在上海市“未来杯”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的总积分节节攀高;获得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比赛2个三等奖;获得上海市“未来杯”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未来演说家大赛中文演讲二等奖;学校机器人社团获静安区优秀社团……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今天,更在明天。数字化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的影响是整体、深刻、系统的。闸北八中通过对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培养了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校长陈婷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责任编辑:耿美琳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数字化转型创绘成功教育新愿景
发布时间:2023-09-07   
来       源:  
作       者:梁筱晶

  教育数字化转型,上海是先行者。闸北第八中学,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学校,依托技术赋能,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推进了“成功教育”再发展。 

  日前,2023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联合采访团来到了闸北八中。学校位于静安区东茭泾河之滨,是一所受到家长和社会广泛赞誉的学校。在温馨的数字化智慧校园里,学生们穿梭往来,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举手投足间显露出自信、自主、大气、勤奋的特质。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婷在校初中楼一楼报告厅接受了记者团的采访。 

  回溯创新历程,30年教育成果丰硕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成功”。说到中国的“成功教育”,一定会提到闸北八中和“三个相信”理论的创造者刘京海。作为一所具有“成功教育”特色的完全中学,30多年来,闸北八中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探索并成功实践了大面积提高普通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实践路径。 

  时光穿梭到1963年,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在中华新路977号创办,2001年在场中路2950弄80号建立新校,2003年开设高中班,2006年迁到场中路3000号。 

  创建之初的闸北八中地处上海最有名的旧货市场附近,生源差,师资薄弱,办学条件困难。1987年,时任闸北区教研室副主任的刘京海带领教研员深入闸北八中,与学校合作实施改革。这场主题思想被概括为“成功教育”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得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随着时代的前进,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拓宽“成功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闸北八中的信息化数字化探索,开启了“成功教育”的第二次革命。 

  “2012年,基于‘成功教育’,我们启动信息新技术研究,在移动学习终端运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信息技术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了师生学习探究的实践创新能力。”校长陈婷详细介绍了闸北八中信息化探索的历程。 

  2012年,学校启动基于移动终端(ipad)的新技术应用及资源建设实践研究。之后连续几年,学校荣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大数据分析与研究”项目,启动对过程性、行为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应用实践。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并承担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数字化实验培训的任务。2020年,学校申报教育部科技司“智能环境下的自适应学习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获批立项,申报上海市教研室数字教材项目实验校(高中),推进数字教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校入选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暑期中小幼校(园长)培训案例,学校数字化实验案例入选《人民教育》。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第十九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学校入选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实验校等。 

  这些都是闸北八中“成功教育”这棵育人常青树上孕育出的累累硕果。 

  技术赋能教学,探索成功教育新路径 

  采访当天,数学教师袁思情正在上高中数学必修二的《余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袁老师领衔的数学备课组承担了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先行试验校的学科试点任务。她结合前期移动终端的使用,运用信息技术,在“精”“准”“实”上做文章,通过过程性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再现分析,实现学生思维可视化,开展个性化的教与学,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大幅提升。在袁老师的数学课上,可以看到从演示走向体验、互动,从ppt走向app,数字化助力的教与学,完全消除了数学的“枯燥”。数学教学的数字化让学生在爱上数学的同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挥着显著的提质增效功能。 

  对于数字化技术赋能教学,国家有相关的政策与要求。2021年11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全市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探索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 

  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高质量的教育应用场景和经验?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教学,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推动育人方式转变,进而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些都是学校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陈婷告诉记者:“学校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累积、不断迭代、长期坚守,通过‘一二三三四’实施路径,丰富成功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的内涵,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与研究文化新生态的形成。” 

  闸北八中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已初步形成系列化成果和辐射推广效应。学校出版了《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报告》《信息化应用模式应用指南》《教学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实验教学的新实践》等图书。依托教育部科技司共同体项目、成功教育委托管理学校等项目,成员校从12所拓展至40多所,所建设的资源与应用模型已在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宝山区、嘉定区等多个地区、多所学校共享。 

   

数学教师袁思情的智慧课堂

  构建“三因”特色,实施多学科数字化教改 

  谈到当前的数字化转型建设重点和下一步的目标,陈婷表示,学校在“三个相信”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构建“三因”教育特色:因材施教,因人导学,因学融做。 

  走在绿意葱茏的校园里,隔着院墙就可以看到学校东墙外的东茭泾河,河水汩汩而流,与校园另一侧的种植园、百草园遥遥相应,一起构成闸北八中的生态特色。学校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原始生态基础,开发体验式学习场景,与课程整合、与育人融合,这正是“因学融做”的具体体现。 

  说到学校在“三因”教学中实施的以单元学程包为核心的数字化资源的使用,高二(3)班的陈忻禹同学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的英语成绩是如何得到快速提升的。对于陈忻禹同学来说,英语学程包的使用极大提升了他单词默写、口语朗读训练等方面的学习效率。此外,他认为,数学和物理实验等学科的学程包情景式学习,也使得原本枯燥难解的学习重点、难点变得轻松易懂。 

  在家长看来,孩子通过学程包等学习载体,学习针对性和主动性都增强了,学习效率明显提升。采访中,身为高一学生家长的于女士告诉我们:“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是得到我们家长认可支持的。比如学生自己买ipad学习学校管理到位我们很放心。教改后的学习方式对我家孩子很有帮助。 

  近年来,闸北八中在上海市“未来杯”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的总积分节节攀高;获得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比赛2个三等奖;获得上海市“未来杯”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未来演说家大赛中文演讲二等奖;学校机器人社团获静安区优秀社团……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今天,更在明天。数字化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的影响是整体、深刻、系统的。闸北八中通过对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培养了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校长陈婷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责任编辑:耿美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