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首页 > 要闻

葛华钦:从泥土里走出来的“草帽校长”-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作者:王子欣 发布时间:2024-07-3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躬耕于特教领域38年,葛华钦坚持“农村人做农村事”,为残疾学生奉献一生——

从泥土里走出来的“草帽校长”

  人物简介

  葛华钦,1954年12月出生,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终生名誉校长。他于1986年创办聋哑学校,38年来,他将单一的聋哑教育学校发展成为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2014年,葛华钦入选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记者见到葛华钦时,年近70的他正在基地的牡丹园里,认真观察残障孩子们培育的花苗。骄阳下,他坚挺的背影看不到“疲惫”二字。“虽然退休了,但我放心不下这里的孩子,总是想回来看看。”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葛华钦一干就是38年。

  1986年,南京计划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地创办一批聋哑学校。同年10月,原本在溧水县富塘小学任教的葛华钦,在家人的反对声中毅然参加特殊教育培训,并牵头在溧水开办了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聋哑学校——溧水县聋哑学校。最初,学校仅有18名学生和3名教师,在借来的一间会议室里上课。

  30来岁的葛华钦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持。他和另一位女教师骑着自行车在溧水县的16个乡镇奔走,挨家挨户找生源。当时,大家对特殊孩子有“偏见”,觉得他们有饭吃、不出事就行,这让普及特殊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葛华钦围绕“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通过特校就读、随班融合、送教上门等方式,实现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率达100%。

  在葛华钦的带领下,1997年12月,溧水县聋哑学校从乡村搬迁至县城,成为南京郊县最早的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并正式更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老师,我想像正常人一样找一份工作,靠本事吃饭……”2000年,一封来自特校首届毕业生陈明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信中,他诉说了毕业后独立生活的不易。这不禁让葛华钦思考,特殊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特校教师也是他们的‘父母’,这群学生终身有困难,我们再不帮他们一把,还有谁能帮他们?”

  刚收到信的那段时间,葛华钦整宿睡不着觉。“特校这样办下去根本发展不了,孩子毕业了没有工作,等于白上学。”葛华钦很着急,“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

  “咱们农村人做农村事。”2001年,葛华钦给县委县政府写信,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溧水县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用于特校学生生产自救。荒山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方圆两公里内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可他并没有放弃,带领大家努力用双手耕耘出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大家是从“聋门”跃“农门”。没有拖拉机和农耕机,葛华钦和同事就一锄头一钉耙,从泥土里开垦出一条属于特殊孩子的“生产田”。“那个时候,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校长和我们的日常装备。”教师赵伟回忆说,一天劳作下来,10根手指全是泡。没有专业教材,大家就连夜坐火车到上海去买,再一本一本地扛回来,没有人叫过一声苦。

  付出总有回报。如今,包括租赁土地在内,基地已发展到800多亩,建有牡丹、葡萄、盆景3个园,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4个区,设有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56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和5000多平方米的连幢大棚。基地获评“南京市残疾学生教育培训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南京市现代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等称号,并被确认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是目前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最大的一家。

  “孩子们把学校当家,有困难就找老师。”葛华钦说,溧水特校的学生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培训3年,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毕业后由基地提供岗位。2008年,溧水特校在全国首创农业职业中专,依托基地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对特殊孩子来说,学一些种植养殖技能,比毕业后拿一个证书更实用。”他的付出赢得了特殊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很多孩子亲切地称他为“葛爸爸”。

  “在葛校长和一批老教师的带领下,溧水特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辟了一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的办学模式。”溧水特校现任校长杨锦介绍说,该校先后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7名农学、花卉、畜牧等专业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成为在全国同类(级)学校中率先对智障和听障学生实施15年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38年来,从溧水特校毕业的残障学生有90%成功就业。看着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自力更生,葛华钦十分欣慰。

  拉近残疾人与社会的距离,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也是葛华钦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要让特殊教育反哺社会,实现普特教育融合。”他不断整合资源,将基地拓展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场所。该校自主开发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其中40多个小项目供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该校还依据学生特点及基地实际,开发了“走近残疾人”“现代种植技术”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接受励志教育、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

  “普通学校的学生来到这里,看到残疾学生也能靠双手吃饭,更能打心底对残疾人产生尊敬和理解。”基地种植以牡丹最具特色,近两百亩的牡丹园里,有来自4个国家、100多个品种、9大色系的牡丹。葛华钦看到残疾学生认真呵护花朵幼苗,笨拙却真挚地付出爱意,眼里满是美好,“他们的‘执拗’有时也不是坏事,反而更能专注地做好农活。”

  从事特教工作38年来,葛华钦以其浓厚的悲悯情怀,陪伴500多个残疾孩子毕业。数字只是一个缩影,背后则是500多个家庭的悲喜。“每个特殊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如果特殊孩子不能接受好的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所以我经常跟特校老师说,我们要做的是改变孩子及其家庭一生的工作。”

  在葛华钦的努力下,许多残疾孩子在这里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当初写信的陈明生后来留校工作,和同学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并幸运地育有一对健全的儿女。再读起那封信,葛华钦饱含深情地说:“我所理解的教育家精神,就是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我为残疾孩子服务了一辈子,就是想通过教育,让残疾孩子获得希望,收获幸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陈路

葛华钦:从泥土里走出来的“草帽校长”
发布时间:2024-07-3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子欣

躬耕于特教领域38年,葛华钦坚持“农村人做农村事”,为残疾学生奉献一生——

从泥土里走出来的“草帽校长”

  人物简介

  葛华钦,1954年12月出生,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终生名誉校长。他于1986年创办聋哑学校,38年来,他将单一的聋哑教育学校发展成为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2014年,葛华钦入选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记者见到葛华钦时,年近70的他正在基地的牡丹园里,认真观察残障孩子们培育的花苗。骄阳下,他坚挺的背影看不到“疲惫”二字。“虽然退休了,但我放心不下这里的孩子,总是想回来看看。”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葛华钦一干就是38年。

  1986年,南京计划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地创办一批聋哑学校。同年10月,原本在溧水县富塘小学任教的葛华钦,在家人的反对声中毅然参加特殊教育培训,并牵头在溧水开办了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聋哑学校——溧水县聋哑学校。最初,学校仅有18名学生和3名教师,在借来的一间会议室里上课。

  30来岁的葛华钦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持。他和另一位女教师骑着自行车在溧水县的16个乡镇奔走,挨家挨户找生源。当时,大家对特殊孩子有“偏见”,觉得他们有饭吃、不出事就行,这让普及特殊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葛华钦围绕“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通过特校就读、随班融合、送教上门等方式,实现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率达100%。

  在葛华钦的带领下,1997年12月,溧水县聋哑学校从乡村搬迁至县城,成为南京郊县最早的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并正式更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老师,我想像正常人一样找一份工作,靠本事吃饭……”2000年,一封来自特校首届毕业生陈明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信中,他诉说了毕业后独立生活的不易。这不禁让葛华钦思考,特殊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特校教师也是他们的‘父母’,这群学生终身有困难,我们再不帮他们一把,还有谁能帮他们?”

  刚收到信的那段时间,葛华钦整宿睡不着觉。“特校这样办下去根本发展不了,孩子毕业了没有工作,等于白上学。”葛华钦很着急,“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

  “咱们农村人做农村事。”2001年,葛华钦给县委县政府写信,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溧水县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用于特校学生生产自救。荒山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方圆两公里内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可他并没有放弃,带领大家努力用双手耕耘出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大家是从“聋门”跃“农门”。没有拖拉机和农耕机,葛华钦和同事就一锄头一钉耙,从泥土里开垦出一条属于特殊孩子的“生产田”。“那个时候,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校长和我们的日常装备。”教师赵伟回忆说,一天劳作下来,10根手指全是泡。没有专业教材,大家就连夜坐火车到上海去买,再一本一本地扛回来,没有人叫过一声苦。

  付出总有回报。如今,包括租赁土地在内,基地已发展到800多亩,建有牡丹、葡萄、盆景3个园,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4个区,设有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56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和5000多平方米的连幢大棚。基地获评“南京市残疾学生教育培训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南京市现代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等称号,并被确认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是目前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最大的一家。

  “孩子们把学校当家,有困难就找老师。”葛华钦说,溧水特校的学生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培训3年,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毕业后由基地提供岗位。2008年,溧水特校在全国首创农业职业中专,依托基地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对特殊孩子来说,学一些种植养殖技能,比毕业后拿一个证书更实用。”他的付出赢得了特殊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很多孩子亲切地称他为“葛爸爸”。

  “在葛校长和一批老教师的带领下,溧水特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辟了一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的办学模式。”溧水特校现任校长杨锦介绍说,该校先后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7名农学、花卉、畜牧等专业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成为在全国同类(级)学校中率先对智障和听障学生实施15年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38年来,从溧水特校毕业的残障学生有90%成功就业。看着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自力更生,葛华钦十分欣慰。

  拉近残疾人与社会的距离,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也是葛华钦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要让特殊教育反哺社会,实现普特教育融合。”他不断整合资源,将基地拓展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场所。该校自主开发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其中40多个小项目供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该校还依据学生特点及基地实际,开发了“走近残疾人”“现代种植技术”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接受励志教育、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

  “普通学校的学生来到这里,看到残疾学生也能靠双手吃饭,更能打心底对残疾人产生尊敬和理解。”基地种植以牡丹最具特色,近两百亩的牡丹园里,有来自4个国家、100多个品种、9大色系的牡丹。葛华钦看到残疾学生认真呵护花朵幼苗,笨拙却真挚地付出爱意,眼里满是美好,“他们的‘执拗’有时也不是坏事,反而更能专注地做好农活。”

  从事特教工作38年来,葛华钦以其浓厚的悲悯情怀,陪伴500多个残疾孩子毕业。数字只是一个缩影,背后则是500多个家庭的悲喜。“每个特殊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如果特殊孩子不能接受好的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所以我经常跟特校老师说,我们要做的是改变孩子及其家庭一生的工作。”

  在葛华钦的努力下,许多残疾孩子在这里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当初写信的陈明生后来留校工作,和同学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并幸运地育有一对健全的儿女。再读起那封信,葛华钦饱含深情地说:“我所理解的教育家精神,就是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我为残疾孩子服务了一辈子,就是想通过教育,让残疾孩子获得希望,收获幸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陈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