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打造农业高职样板,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下好人才“先手棋”助力乡村“大变样”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通讯员 周学元
握手、跳绳、在球上行走……这里的宠物统统不在话下。前不久,在泰州市丁冯村,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爱有家”团队师生通过“萌宠表演”、科普宣讲、驯导体验等方式,向社区养宠居民普及宠物健康常识、专业训练知识和爱护动物的理念。“从被咬伤后狂犬病疫苗的不可或缺性到宠物科学喂食方法,大学生们的讲解和演示让我们收获满满!”丁冯村村民冯羊女说。
办学66年来,江苏牧院深入践行“德技融合、共生共长”育人理念,着力让青年学子对美丽乡村“知之、爱之、追随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田间地头、助力乡村“大变样”的“三农”人才,着力打造农业高职的优质样板,书写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立足乡村实际,培育解决问题的“能手”
“河道污水已成灾,无鱼无虾倍可哀。建功乡村不畏苦,要让碧水再回来!”刚到兴化市祁沟村的时候,江苏牧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2021级学生沈思鹏就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了啃下祁沟村污水治理这块“硬骨头”,他利用暑期调研实践的机会,组建“鲲鹏”技术团队,实地考察当地的排污情况,分析总结出祁沟村污水处理的几大难题。他还历经半年,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目前,“鲲鹏”技术团队已走遍105个乡村,投放46台设备,受益农户300多户,累计处理污水达10万吨。
立足江苏、面向泰州,着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是江苏牧院以新农科建设为着力点,不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日,该校获批江苏省2024年市(县)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这是该校构筑联合体协同育人和协同发展的泰州范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又一重大成就。
“让热土承载振兴梦想,让居民享受美好生活,让乡村成为‘诗和远方’。”江苏牧院副校长唐现文说,这是该校多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所在。为了让大家更切实、更深入地感受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成果,江苏牧院农业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芦麟凤每天带着学生与当地农民一起参与夏耕、夏播和夏种等农忙活动。“以前我家孩子一放假只知道打游戏,自从经历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现在一回家就用他的无人机帮助周边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农作物精准施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2022级学生林冰豪的爸爸也为江苏牧院点赞。
“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帮助到当地农民,我心中满满的自豪!”江苏牧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高伟杰说。针对部分乡村农机培训不到位等情况,高伟杰组建实践团队入户调研,结合专业所学上门为农户提供免费的农机保养服务,协助农民对农机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和维护,赢得了农户们的广泛赞誉。
聚焦产业尖端,培育身怀绝技的“熟手”
当下,精准养殖、智能喂养等尖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农村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面貌。江苏牧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2021届毕业生吴建顾瞄准鲈鱼养殖技术这一行业热点和前沿,在校期间埋头钻研行业尖端技术,毕业后回乡创立了沭阳丰淼生态农业养殖场,他的创业项目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
“在校时,我还参与了袁圣老师鲈鱼养殖技术的科研项目。为了一个实验,我曾经一连几个月耗在实验室里,不断复盘实验过程。”在不断探索中,吴建顾掌握了多类鲈鱼的习性,并对它们的生存环境进行改造,成功设计出土壤干湿分离系统等实用设备。“目前,我们公司年产加州鲈鱼苗300多万尾,产品辐射山东、河南、安徽等多个省份,同时还为周边30余户养殖户提供鱼苗、免费技术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帮助本村3户低收入家庭,为村集体创造了超过30个就业岗位。”吴建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理念。
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乡村振兴人才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对跨学科知识的积累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今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跨境电子商务项目竞赛在江苏牧院举办,全省高职院校跨境电商领域的学子汇聚一堂,全力展示潜心修炼的过硬技能。
不同于传统的顶岗实习,江苏牧院农商管理学院依托京东校园运营中心,让学生自主搭建团队,直面电商运营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每一名学子的优点和特长。在今年的“6·18”鏖战之夜,该校农商管理学院70余名学生轮班奋战到凌晨两点,接单两千余单。“当前,只具备一种商科知识背景已经无法满足人才技能的岗位需求,计算机科学、营销学、管理学,乃至视觉营销设计与沟通协作能力,都是从事电商行业必不可少的能力。”江苏牧院农商管理学院院长陈红娟说。
厚植爱农情怀,培育心向田野的“妙手”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人才活水的“奔流涌动”是新质生产力的根基所在。然而,长期以来受“虹吸”效应、就业环境、薪资水平、职业晋升和社会认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科大学生“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较为突出。如何让学子心系“三农”,让校内的“人才洪流”竞相奔涌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是江苏牧院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兴化市永丰镇,由牧院学子组建的青年剧组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思政课原创微电影《游“虾”惊梦》的拍摄。电影讲述了返乡创业大学生“罗杰”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以过硬的知识本领,通过养虾带动乡亲致富的故事。整个过程中,学生团队自主完成脚本设计、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师生共同参演、各司其职,现场繁忙有序又生动活泼。
“从6月19日到9月8日,团队每一名成员都力求将电影的每一帧呈现得尽善尽美。在创作与拍摄的过程中,需要了解选题背后的理论基础、社会背景、故事前因后果等。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在拍摄前后有了较大变化。”江苏牧院思政课专任教师邱蓓去年凭借《来自星星的礼物》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她一直积极尝试将微电影创制、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及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办学特色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以前我们在课堂苦口婆心地讲服务‘三农’的案例和理论,以及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故事,学生也就是听一听。但是如果能让他们真正加入自己的情感,将这些人物的心理、行为、精神演绎出来,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呈现乡村的美好,对他们的震撼会非常大。”邱蓓表示,创新的教学方式为上好“行走的思政课”插上了艺术的翅膀,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农情怀,激励他们投身乡村振兴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