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61岁的沈国明从教40余年,依然坚守常熟市中学,坚守地理教学一线。有人不解:长期从事高中教学,激情与力量从何而来?沈国明笑答,“我啊,已经把地理教学作为生命最重要的部分了!”
1983年7月,沈国明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回到家乡常熟练塘镇一所农村高中任教。1985年暑假,他送走练塘中学第一届高考生,随即在9月与全国教师一起迎来第一个教师节。“我带的那届学生取得常熟地理高考最好成绩。第一个教师节伴随着学生优异成绩,我印象很深!”
1986年,沈国明调至常熟市中学,同时兼任练塘中学高三文科班的教学。他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这一年,他在乡间公路蹬车飞奔的身影,留在许多师生心中。
从教伊始,沈国明就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地理“天地之间”的开阔,明了地理“地承理蕴”的精髓。他常引用诗歌、谚语、成语,让课堂趣、活、新、实;他总是联系生活实际和国内外时事,引导学生探究现实案例。讲解喀斯特地貌时,他列出化学方程式解释溶洞及洞内微地貌的形成;用数学方法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等。
沈国明认为,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图”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导”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探究”是学生关键能力培育和必备品格养成的支点。高中地理教材几百幅地理图以及各种拓展、变化图,他都能随手绘出。学生们从钦佩到模仿,画出一个个地理图像,也画出能力提高和素养提升的轨迹。
1998年教师节,是沈国明刻在心上的另一个美好。这一年,他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并作为江苏省唯一教师代表赴京参加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6年前的场景,沈国明记忆犹新:“那时,国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会上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十分激动!”
地理被称为“小学科”,1994年全国高考改革后的一段时期甚至不作为高考科目。很多教师离开了,但是,沈国明选择坚守。他欣慰的是,就在1995至1999年地理未列入高考科目的几年间,他每年执教全校4个班的地理会考,培养出一批对地理学科充满热爱的优秀学子。
20世纪80年代开展“读思结合、讲议结合、练查结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研究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法”;2000年钻研“中学地理图导式教学法”,在全省、全国产生广泛影响;2014年以来,探索“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地理课堂”……40余年间,沈国明立足教学实践开展教育科研,并真正反哺课堂。
2021年,沈国明被中共常熟市委授予“新时代共产党员标兵”称号,常熟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片《初心为引 赓续前行》。同年教师节,常熟市教育局举行庆祝大会并在会上播放短片。当旁白响起,“总有一群人,义无反顾地走在时代前列”,台下的沈国明心潮澎湃。从普通农村青年教师成为名师,他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成长与国家教育发展同步”。“每年教师节主题都指向‘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鼓励好老师不断涌现。”
沈国明所在的常熟市中学,便产生了“地理名师群涌”现象。全校19名地理教师,有省特级教师2人,省正高级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及省教学名师2人。大多数学校同一专业的名师,往往是孤独的舞者,这里为何硕果盈枝?一方面,得益于2009年苏州市教育局启动名师发展共同体计划,所有名师和特级教师“被网罗”到专业发展共同体中。另一方面,缘于沈国明把自己与常熟市中学、与地理学科相融在一起。
2012年3月,“沈国明特级教师工作室”挂牌列入常熟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伙伴激励、互助分享,不断助推学校地理教师提升专业深度和思考厚度。在他引领下,常熟市中学地理教研组发展成为大学科组,教师们每年带领500多名选修地理的学生观山水,乐道山川湖海玄机;察日月,巧解雨雪冰霜奥秘。
即将迎来任教生涯的第40个教师节,沈国明说,自己的脚步停不下来:执教3个班地理,筹备百年校庆,带领工作室成员研修……“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和老师、和学生打交道,也擅长于打交道。”沈国明笑声爽朗,“做地理教师是我40多年前坚定的高考志愿,也是40年来将地理学科与生命结合的不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