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永胜是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工作中,常有学生问他:“闫老师,我们总让您费心劳神,可怎么感觉您仍乐在其中?”闫永胜说,他对带学生这件事“上了瘾”,“教师影响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美好的生命,宁可少拿项目,也要把学生培养好”。
深耕教坛近40年,“把学生培养好”成了闫永胜的信念和习惯。他秉承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
每年9月开学第一次和研究生见面,闫永胜往往会问学生两个问题:“你和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学生相比有什么区别?”“毕业时和他们同时竞争一个岗位,你能行吗?”看到学生摇头,闫永胜却面带微笑、拍拍学生肩膀鼓励道:“思想认识高度决定人的高度。昨天的你并不代表明天的你,只要自身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此,闫永胜认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更是一种需要坚守的情怀和境界,他说:“研究生导师除了导科研之外,还要导思想、导人生、导生活。”
在闫永胜看来,教育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作,导师是研究生这一青年群体思政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所有的成长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科研选题的迷茫、实验失败的焦虑、毕业答辩的紧张、择业创业的纠结……研究生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闫永胜坚持每天轮流和学生谈话沟通。“现在很多学生正是因为目标不够清晰,找不到奋斗方向,才选择‘躺平’。”闫永胜告诉学生,要想人生出彩,需要树立三个层次目标:人生远大理想,即人生价值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生活小目标,即安家立业,奋斗赢得美好生活;学习生涯目标,即要过思想关、人文关和学术关。
“建明,你想不想成为领域专家,业内一提到分子辨识分离就能想到你?”“老师,这太难了,我只想发几篇好文章、找个好工作!”学生潘建明在博士入学后,展现出科研“好苗子”的潜质。闫永胜鼓励他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放眼大局,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之后,闫永胜经常带着潘建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长此以往,不仅“点燃”了潘建明的学术热情,还激起他投身科研,誓要勇攀高峰的斗志。自留校任教以来,短短数年,潘建明便成长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大学二级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思想跟上了,还要在项目和论文上进行“实战”。多年来,闫永胜指导研究生获全国a类创新奖10余项、省部级奖30余项,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30余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人(次)获省级和校级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闫永胜每天早晨8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离开,下班前还要到实验室挨个看一眼。一次,闫永胜做完结肠手术,麻药劲儿刚过就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同事劝说他多休息,他说:“有我在办公室,只要亮着灯,学生们心里就有底。”
闫永胜认为,评价导师水平关键看学生培养质量。他累计为国家培养优秀研究生100余名,其中包括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3人、省杰青1人、省优青1人、省双创人才5人等,60余人成长为教授、副教授,真正践行了“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研究生成长过程是系统科学指导下的体系化过程。”闫永胜说。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他逐渐探索出“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以目标培养和过程管理为主线,辅以人文教育和思政工作为两翼,强化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闫永胜还担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专家,奔走于10余所理工科高校,推广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经验,传递教育理念,惠及万余名学生。
“教师这一职业,可以分为三重境界。”闫永胜说,第一层是将教师职业作为谋生手段,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第二层是将教师提升至师长层面,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即为道德境界;第三层将教师职业升华为个人事业追求,从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转变为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创新引领,即为“无我”境界。“以无我之状态,得天下英才教育之,此为师者之乐也!”闫永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