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凯发体育开户平台首页 > 苏派教育

喜欢与被喜欢-凯发体育开户平台

作者:蔡明 发布时间:2024-10-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日,我和一群年轻教师讨论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如何做一个喜欢学生又被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很同意萨特的观点,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漠然的、紧张的、对立的、恶化的,师者就得承担地狱之苦的责任;此时此刻,如果你还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你的意见、评价和判断,那么,你就会备受煎熬。

  逃离是懦夫所为,也不是谁想逃就逃的事。明智的选择是:喜欢你的学生。你的学生才是你的天堂,你眼前的学生才是你逆天改命的机会。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话题,喜欢你的每一个学生,并且让你的学生也真正喜欢你。我想这个话题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个严峻、严肃的话题。

  严峻来自冲突的加剧、矛盾的激化,特别是某些学生心理过于脆弱,有异常过激行为。有些孩子沉湎于游戏,无心学业,言行偏激;有些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吃苦精神,贪图享乐,以摆烂为荣。这些现象虽不普遍,但我们似乎至今都无良策,难以应对。

  严肃自不用说,喜欢与被喜欢是一个事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的真问题和大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喜欢与被喜欢是师生间人际吸引的一种表现,涉及个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心理默契。喜欢是双向的,对等性吸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则关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等人际互动,当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老师时,“亲其师,信其道”的氛围与效应也就自然出现。

  人是有情感的生物,人更是社会性生物。喜欢与被喜欢也是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现象,影响个体的社会认同、归属感和社会支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能够促进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果从更抽象、更深刻的层面思考相互喜欢这一问题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时,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个体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身存在的认同。从伦理学角度看,喜欢与被喜欢,往往与道德修养和价值观有关。教师喜欢学生,就如同大地热爱种子,为他们无私地提供养分和关怀,只为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哲学家的眼里,喜欢与被喜欢关系着个体自我实现和社会集体的交往,关乎着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当然,更强调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的双向奔赴。

  喜欢或许更多地属于感性,是对某个学生、某种行为、某种事物所产生的好感、兴趣或倾向,可以基于外表、性格、才华等多种因素。而爱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它包含喜欢,但远不止于喜欢;爱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依赖、关心和牺牲的意愿。从情感发展的角度视之,初始阶段,可能源于对方外在的面善、可爱等某种因素,产生喜欢的感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喜欢会逐渐升级为爱。我以为,不是所有的喜欢都能发展成为爱,但更多的爱是以喜欢为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坚决同意,但我还想说,没有喜欢就没有爱。

  接下来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行动,即如何喜欢和被喜欢。我与学校的老师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体育老师李楠说,教师喜欢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喜爱,源于我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源于我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源于我们对每一个孩子未来的期许。喜欢学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既体现在对他们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上,更体现在对他们成长的关注上。“当我发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点滴进步,听到他们因体育活动而发出的笑声,看到他们露出的开心笑容,我就会用喜爱的眼神和温暖的微笑表达我的喜欢与赞许。”

  年级主任许超男认为,用信任、理解、宽容和爱去喜欢每一个初相逢的陌生人——你的学生,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历史老师黎欢欢则认为,喜欢学生从尊重学生开始,学生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千万不要说出伤学生自尊的话,要懂得换位思考。

  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不需要理由,教师应像喜欢自己的儿女、弟妹一样,去喜欢你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明慧楼前的读书廊别致怡人,踏上东面的台阶,映入眼帘的是非常朴素的两句话——“把别人当作自己,把自己看成别人”,横批是“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关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把自己看成别人,体现的是平和心与无我之境,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超越。如果把这里的“别人”置换成“学生”,把“自己”置换成“老师”,我以为这就是对如何喜欢学生最好的表达。当视学生就是我们老师自己时,当老师把自己当作学生时,你即我,我即你,彼此融合,合二为一,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学生呢?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喜欢当从爱护开始,从尊重开始,从信任开始,从宽容开始,从理解开始。将心比心,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会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你会用温暖有爱的目光去交流,你会用赏识赞许的微笑去鼓励,你会用诗意灵动的语言去对话。当然,你也会包容调皮孩子的恶作剧,你也会有陪蜗牛散步的耐心,你更会有唤醒“沉睡”的孩子、点化“冥顽不灵”的“石头”的智慧。

  别把你对学生的喜欢当成一种交易,寻求一种被喜欢的回报。老师对学生的喜欢是纯粹的,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为师的觉解。需注意的是,过度的喜欢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不适,激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尤其是对于情感本就缺失或过于敏感脆弱的特殊学生,我们的喜欢方式和程度必须因人而异,科学应对。这是为师的智慧。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老师的喜欢,是一种资源,是阳光雨露,要尽可能让孩子们共享均沾,不偏爱,少特殊。

  读懂学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师生关系才会其乐融融,我们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塑造学生,才能在校园生活中共同成长。茫茫人海,师生相遇,是缘分也是默契,是心灵共鸣,也是彼此辉映和双向建构。

  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孩子们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可能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的幽默,抑或因为他的认真负责。

  如果说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宇宙,那么,师生间的相遇就是一场“宇宙之约”。作为教师,我们为赴这场“宇宙之约”做什么准备都是应该和值得的。我们要向着“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去努力,承担起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大任,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作者系徐州市铜山区苏师高级中学执行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朱璐

喜欢与被喜欢
发布时间:2024-10-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蔡明

  近日,我和一群年轻教师讨论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如何做一个喜欢学生又被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很同意萨特的观点,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漠然的、紧张的、对立的、恶化的,师者就得承担地狱之苦的责任;此时此刻,如果你还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你的意见、评价和判断,那么,你就会备受煎熬。

  逃离是懦夫所为,也不是谁想逃就逃的事。明智的选择是:喜欢你的学生。你的学生才是你的天堂,你眼前的学生才是你逆天改命的机会。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话题,喜欢你的每一个学生,并且让你的学生也真正喜欢你。我想这个话题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个严峻、严肃的话题。

  严峻来自冲突的加剧、矛盾的激化,特别是某些学生心理过于脆弱,有异常过激行为。有些孩子沉湎于游戏,无心学业,言行偏激;有些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吃苦精神,贪图享乐,以摆烂为荣。这些现象虽不普遍,但我们似乎至今都无良策,难以应对。

  严肃自不用说,喜欢与被喜欢是一个事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的真问题和大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喜欢与被喜欢是师生间人际吸引的一种表现,涉及个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心理默契。喜欢是双向的,对等性吸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则关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等人际互动,当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老师时,“亲其师,信其道”的氛围与效应也就自然出现。

  人是有情感的生物,人更是社会性生物。喜欢与被喜欢也是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现象,影响个体的社会认同、归属感和社会支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能够促进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果从更抽象、更深刻的层面思考相互喜欢这一问题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时,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个体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身存在的认同。从伦理学角度看,喜欢与被喜欢,往往与道德修养和价值观有关。教师喜欢学生,就如同大地热爱种子,为他们无私地提供养分和关怀,只为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哲学家的眼里,喜欢与被喜欢关系着个体自我实现和社会集体的交往,关乎着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当然,更强调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的双向奔赴。

  喜欢或许更多地属于感性,是对某个学生、某种行为、某种事物所产生的好感、兴趣或倾向,可以基于外表、性格、才华等多种因素。而爱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它包含喜欢,但远不止于喜欢;爱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依赖、关心和牺牲的意愿。从情感发展的角度视之,初始阶段,可能源于对方外在的面善、可爱等某种因素,产生喜欢的感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喜欢会逐渐升级为爱。我以为,不是所有的喜欢都能发展成为爱,但更多的爱是以喜欢为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坚决同意,但我还想说,没有喜欢就没有爱。

  接下来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行动,即如何喜欢和被喜欢。我与学校的老师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体育老师李楠说,教师喜欢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喜爱,源于我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源于我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源于我们对每一个孩子未来的期许。喜欢学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既体现在对他们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上,更体现在对他们成长的关注上。“当我发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点滴进步,听到他们因体育活动而发出的笑声,看到他们露出的开心笑容,我就会用喜爱的眼神和温暖的微笑表达我的喜欢与赞许。”

  年级主任许超男认为,用信任、理解、宽容和爱去喜欢每一个初相逢的陌生人——你的学生,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历史老师黎欢欢则认为,喜欢学生从尊重学生开始,学生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千万不要说出伤学生自尊的话,要懂得换位思考。

  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不需要理由,教师应像喜欢自己的儿女、弟妹一样,去喜欢你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明慧楼前的读书廊别致怡人,踏上东面的台阶,映入眼帘的是非常朴素的两句话——“把别人当作自己,把自己看成别人”,横批是“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关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把自己看成别人,体现的是平和心与无我之境,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超越。如果把这里的“别人”置换成“学生”,把“自己”置换成“老师”,我以为这就是对如何喜欢学生最好的表达。当视学生就是我们老师自己时,当老师把自己当作学生时,你即我,我即你,彼此融合,合二为一,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学生呢?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喜欢当从爱护开始,从尊重开始,从信任开始,从宽容开始,从理解开始。将心比心,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会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你会用温暖有爱的目光去交流,你会用赏识赞许的微笑去鼓励,你会用诗意灵动的语言去对话。当然,你也会包容调皮孩子的恶作剧,你也会有陪蜗牛散步的耐心,你更会有唤醒“沉睡”的孩子、点化“冥顽不灵”的“石头”的智慧。

  别把你对学生的喜欢当成一种交易,寻求一种被喜欢的回报。老师对学生的喜欢是纯粹的,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为师的觉解。需注意的是,过度的喜欢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不适,激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尤其是对于情感本就缺失或过于敏感脆弱的特殊学生,我们的喜欢方式和程度必须因人而异,科学应对。这是为师的智慧。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老师的喜欢,是一种资源,是阳光雨露,要尽可能让孩子们共享均沾,不偏爱,少特殊。

  读懂学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师生关系才会其乐融融,我们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塑造学生,才能在校园生活中共同成长。茫茫人海,师生相遇,是缘分也是默契,是心灵共鸣,也是彼此辉映和双向建构。

  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孩子们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可能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的幽默,抑或因为他的认真负责。

  如果说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宇宙,那么,师生间的相遇就是一场“宇宙之约”。作为教师,我们为赴这场“宇宙之约”做什么准备都是应该和值得的。我们要向着“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去努力,承担起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大任,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作者系徐州市铜山区苏师高级中学执行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朱璐
网站地图